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60(2 / 2)

但是,在一个天空有飞机、地面有装甲列车的战场上,北洋第四师、第七师能够坚持到援军赶回么冯国璋对此毫无信心,他的参谋们也多半与他的看法相似。

如果北洋第四师、第七师没能坚持到援军赶回,而是在信阳城下被南军一口吃掉,那么,冯国璋就必须为此承担责任,下野都是轻的,说不好,还会被袁世凯拿出来做替罪羊,所以,从心里讲,冯国璋更倾向于第一个战略选择,即集中力量先把北洋第四师、第七师从包围圈里救出来。

但是这个战略选择也不是没有后顾之忧,万一占领许州的南军部队派出主力南下搜索攻击,那么,这局促于长乐关至信阳城一线的北洋第二军将遭到南北夹击,如果南军像出击许州那样也在西边、东边摆下重兵的话,那就是四面合围的架势了,北洋南进第二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所以,冯国璋有些举棋不定,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该选择哪一个作战方案,只能背着手在司令部里走来走去。

冯大帅犹豫不决,参谋们也都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偏偏又不敢催促冯国璋尽快决断,但是众人也都明白,目前必须迅速下定决心,无论是往南还是往北,必须立即决定,再拖延的话,就连北洋第三师、第九师也有危险,因为他们现在仍在信阳,跟那列装甲列车周旋,并阻止信阳南军部队向北突击。

正当众人心急火燎时,却听到车厢外头传来一阵奇怪的“嗡嗡”声,不用张望,多数人已明白那声音到底是怎么回事。

“飞机南军的飞机过来了”

有人在车厢外头嚷了起来,证实了司令部参谋们的猜测。

没错,那就是一架正由南向北飞行的飞机,机翼下刷着铁血共和旗,隶属于联合阵线武装力量空军部队。

那是一架双引擎飞机,可以携带小炸弹进行轰炸,不过这一架飞机显然不是到这长乐关轰炸来的,它以两百多公尺的高度低空在长乐关东边数里的地方盘旋了几圈之后便又往南飞了回去。

显然,这架飞机是来侦察的。

虽然看不清那架飞机的细节,但是冯国璋还是站在司令部外头,目送那架单薄的小飞机远去,呆了几分钟后,直到那发动机的轰鸣完全听不见了,这才转回身,面无表情的下达了命令。

“传令,所有长乐关部队全部集结,命令一到,马上向信阳反攻再电告吴佩孚、曹锟,命令他们想办法策应第四师、第七师突围,白天无法突围,就在夜间突围,本帅最迟率军于今晚赶回信阳接应他们。另外,派一个骑兵团,分成小股游骑,向东搜索,务必探明进军陈州路上有无敌军主力潜伏”

听了冯国璋的话,所有的人都长舒口气,这战略到底是定了方向,不过,众人同时也感到前途更加迷茫了,他们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冯国璋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

说到底,冯国璋是不愿承担丢失北洋第四师、第七师的责任,他想趁许州方向南军尚未过来之前一鼓作气冲破信阳南军包围圈,将被围困的第四师、第七师救出来,然后迅速向东撤退,至少将北洋南进第二军的架子保存下来。

但是,据守信阳的南军会眼睁睁看着冯国璋得逞么占领许州的南军会坐失攻占长乐关的机会么或许,冯国璋的想法更简单,要么输得精光,要么留下翻本的机会,这符合他的性格,也符合北洋军的特点。

没有人敢继续往深处想,他们都明白,这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不是在按作战计划进行了,这是在跟着感觉走,这不是打仗,这是赌博,这是在拿最后的本钱孤注一掷。

第一卷 时代先锋 第332章 无坚不摧

第332章 无坚不摧

那天边的最后一抹亮光完全消失了,黑暗开始笼罩着大地。

但是那激烈的枪炮声并未随着夜幕的降临而消失,相反,枪炮声在入夜之后反而更密集了,暴风骤雨一般,天空不时被闪光映亮,这让那些患有夜盲症的军人痛苦不堪。

被围困在包围圈里的北洋军试图借助夜幕的掩护冲出包围圈,他们几乎是疯狂的拿出最后的弹药,不顾一切的向联合阵线的部队阵地上倾泻着火力,远远望去,整个战场如同沸腾了一般,分不清哪里是北洋军的炮火,哪里是联合阵线部队的炮火。

夜战,无奈的选择,但是作为交战双方的士兵和军官,上级的命令必须得到贯彻,而对于北洋军来说,夜战恐怕也是他们唯一的机会。

“呜呜”

夜幕中传来几声长长的汽笛,低沉,但却震聋发聩,尤其对于北洋军来说,那列装甲列车简直就是噩梦一般的存在,有它卡在北撤的路上,北洋军只能向西或向东突围。

但是西边是联合阵线的控制区,那里不能去,只能往东,往东一直打,就能到陈州,到了陈州调个头北上,就可以回郑州、开封了,即使不能去那里,也可以继续往东挺进,去安徽,甚至去山东,那里是北洋的地盘,对于北洋军的官兵们来讲,那里才是他们向往的地方,也是他们突围的信心所在。

但是东边的防线更为坚固,南军早就料到北洋军会选择东边为突围方向,为此,他们在防线上布置了大量的重武器,最精锐的部队也优先往东线调。

在这道铜墙铁壁面前,北洋军碰得鼻青脸肿,每前进一步,都必须付出沉重代价,在突围的路上,越来越多的士兵丧失了最后的斗志,成建制的向南军投降,或者干脆趴在战壕和散兵坑里,任凭军官怎么殴打就是不肯再向前冲锋,那些患有夜盲症的官兵更加凄凉,他们根本分不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