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海这么说:
如果你没有走进西海,你不会感觉到造物的神奇;
如果你没有到达谷底,你不会感觉人的渺小;
如果你没有走完西海,你不会感受到走上步仙桥完成西海旅程的兴奋。
张平一向以为,凡是背负着盛名的名山大川,被古人的诗文加以牵强或夸张的颂扬之后,再加上今人唯利是图的旅游开发,必定变得恶俗不堪,不去也罢。但是,听过太多人的赞美以后,终于动摇了。
当晚歇在事先预订的酒店里面,听着外面呼呼的山风,张平有些睡不着,轻手轻脚的走出房门,踏着月光漫步在小径上。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在外面晃悠了,毕竟第二天的日出才是重头戏。
幽静的小径带着张平走到了酒店后面的一片悬崖处,山上的寒风还是比较刺骨的,张平突然异想天开的有了一个念头,兴冲冲的缓步走到悬崖栏杆旁边,找了一个最高点,盘腿坐下,寻找一种古人修炼的感觉。
还别说,在这寒风凛冽的山头上练功,这滋味的确不一样。没一会功夫,张平的身上已经冰冷一片。直至他运功三转,身上的寒意才慢慢消退,丹田处热烘烘的很是舒服。比起家里面,这开阔的场地,这高耸的山头,无疑更适合修炼。
运功九转之后,张平缓缓睁开眼睛,目含神光向天边望去,那一刹那,他好像感觉自己的心神与那高高挂在半空的明月有了一丝联系,一时间泥丸宫内那粒黄豆隐约间变大了少许。神识放开,10米以内的生灵呼吸吐纳,全然掌握在心。
这时候有个别人爬着夜路,疲倦的时候往山上望去。远远的看过去,张平盘腿而坐的身影,在月光下庄严肃穆,透着山里的雾气隐约看到个模糊身影,恍惚间似乎有一束月华从天而降,不知情的还以为是什么精怪在吸取日月之精华,以讹传讹下,也变成了一个传说。
过了不知多久,张平收功站了起来,却丝毫不觉身体有任何不适。又放出神识,却只能探查到方圆5米以内的动静。方才无意中踏入的那种奇妙境界,却再无所获。
看看左近无人,想来这偏僻的所在不会有什么人来。邀月共舞,张平运功于全身,打起了许久不练的大手印。不知不觉间,足底已是运用了天星真力,张平越来越快,后来漂浮在高达2米的半空中,兀自打拳不止。直到收拳以后才赫然发觉自己在半空中,吓得扑通掉了下来。体内神识已是用的七七八八,想起怀中的那块小石头,连忙拿了出来,运起真力炼化那笼罩其上的灵气。
这石头上的灵气好像层出不穷,随着张平的炼化,石头上的灵气不断的从内部渗出,很快张平恢复了往昔的神识,甚至更有精进。现在他已经明白了,这石头或许就是那传说中的灵石吧,可以提供灵气让主人恢复功力,这真是个好东西,张平偷偷的将它收了起来。怀璧其罪,这是张平老早就明白的,不过对于他来说,只有一条路可走:黑路。要是有人知道张平身上的秘密,恐怕他将再无宁日了。
第98章 老顾老葛
早上,4点刚到,众人就被张平拉扯起来。要看日出的,洗漱完毕退房;到“光明顶”大约要一个小时,天漆黑一片,还好小路两边有星星点点的路灯,还有很多和他们一样想看日出的人们,一路走来,寂静的黄山只听到山风带着松涛声偶有几声鸟鸣伴随着前行的人们,很是享受。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光明顶”,啊好多的人呀,偌大的光明顶已经站满了心急的游客,景区气象预报今天看日出的机率是百分之六十、多云,就是和昨天傍晚一样云层太厚,看来日出景观恐怕也要泡汤了;等吧
果然,越来越浓的云雾把“光明顶”笼罩着,几米远都看不到人了,6点半多了看来是看不到日出了,走吧。
下山啦。一路走来,奇松、怪石、云海让张平左顾右盼,云雾中看这块岩石:像一只兔子往上攀爬、看那块岩石像个手机放在那。巨大的“金龟探海”俯卧在路边,一个人好像登山累了躺在云雾中享受,“鳌鱼峰”上的鳌鱼像在云中游曳;
“卓立峰巅观苍海,松下道上客徘徊,风摇枝动揖相送,还盼日后君再来”是送客松在送他们下山;
一头石象在“玉屏楼”前高扬鼻子欢迎他们来到黄山著名的“迎客松”前;
“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是“迎客松”,它伸出一侧枝桠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态优美,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
由于云雾太大、狭窄的栈道危险,所以“莲花峰”不开放,“天都峰”在例行每年的维护期,在买门票时就知道不开放;不过,没有关系,看了这么多美丽的景致,尤其是去了“西海大峡谷”,这帮人已经很知足了。
告别了“迎客松”,经过“蓬莱三岛”,过“一线天”,远观“莲花峰”,从“天都峰”下走过,拜访了“蜡烛台”,来到了“慈光阁”,“中国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巨大岩石雕刻矗立在这里。
黄山不仅以奇松、怪石、云海“三奇”名扬天下,也以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黄山遗憾的是我们即将准备走啦,这里真是走不完的山川峡谷,看不够的黄山美景,这里的松与山相互辉映、相互依恋、松因山而出名、山因松而更具生气;正像人们流传甚广的“黄山无山不峰、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这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下奇观啊;不虚此行
对于一辈子劳碌、奔波的人来讲,旅游是从一种忙碌的状态到另一种忙碌的状态,但是这种忙碌是旅游放松的幸福感,而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源自于个人的心理满足感,而心旷神怡的感受来自于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看到这么美好的景致,已经是非常的满足啦。
已经坐上悍马走了很远,方可欣还有点恋恋不舍,这次出游,她也算是给自己的人生抹上了重重的一笔。在车里,她兴奋的和孙梅香聊着闲话,时不时的捉弄开车的张平一下。
偶尔剩余两人目光相撞,很有默契的对视一笑,显得是那么和谐自然。这种变化很快让孙梅香感觉到有些忐忑,尤其是旁边还有可欣,更是让自己觉得有些心虚有些错乱,仿佛自己就是在偷情,还是在好朋友的眼皮子底下和好朋友的男友偷情。
还好,高速公路两旁的景观单调而且乏味,很快让后面的两位女士昏昏沉沉进入了梦乡。傍晚时分,两部车开入了成都市区。
成都市,简称“蓉”,别称“锦城”、“锦官城”,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这个说法当之无愧。身处四川盆地,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良田万顷,物产丰富,既无天灾又无人祸,整个一个“田园都市”。
驱车进入蓉城,感觉立刻觉得有些不同。在成都的街上,满眼都是闲人,一边走,一边聊,一边吃,除非出了天灾人祸,或者东西被盗被抢,极少见到心急火燎、步履匆匆的人。自古以来,成都人总是知足常乐,所以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革命时期,成都人都没有搞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成都人的“闲”是出了名的。这首先当然取决于物质条件,成都平原一马平川、田良土沃,富饶的物产使成都人不用太费劲就可以活下去,而且还可以活得滋润匀净。其次就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