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58(2 / 2)

所谓的常礼就是正规的礼仪。

所谓的简礼就是简化版的礼仪。

有了简化版的礼仪,便是可以根据帝王的心情进行礼仪。

毕竟,有时候,朝廷如果有着急事,也是按照正规的礼仪进行,非常的浪费时间。

但是,如果完完全全的没有礼仪,显然对于帝王没有了足够的尊敬。

但是,董仲舒变革出来的简礼则是一举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毕竟所谓的简礼就是简化版的礼仪,简化版的礼仪花费的时间肯定不多,否则就不是简化版了不是

而作为礼仪,不管怎么样的简化版,对于帝王显然肯定有着足够的尊敬。

董仲舒便是因为变革了礼仪,创造出来简礼,所以董仲舒才能够得到汉武帝的重用。

正是因为董仲舒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董仲舒才能够得到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机会。

当然,我们也可以相信董仲舒之所以提出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汉武帝的授意。

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不在高

不管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就是汉武帝的授意提出来,好书董仲舒的自作主张。

那些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现在的董仲舒,仅仅是一个乡下的教书先生罢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是刘禹锡的里面的名句。

全文如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高尚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有。

据说的出现也是有着一个典故。

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牛人一个

使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同样可以用来形容另外一个地方。

在我国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湖叫做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原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由于多年来缩水成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2,820平方千米,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

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并沿用至今。

洞庭湖之名,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那么洞庭湖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又是因为什么而得名的呢

有人说,洞庭湖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是因为 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而得名。

君山,古称洞庭山、湘山、有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君山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相传君山岛有5井4台、36亭、48庙。历代文人墨客围绕君山的“奇”、“小”、“巧”、“幽”、“古”,或著文赋诗,或题书刻石,有中国发现的历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云图”、新石器遗址。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见证斑竹、二妃墓、柳毅井。有秦始皇的封山印、汉武帝的射蛟台、宋代农民起义的飞来钟、杨幺寨等。每一个古迹都是一段厚重的历史,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悠远的记忆,浩气连远古,衷肠诉神州

传说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来这里,死后即为湘水女神,屈原称之为“湘君”,故后人又把这座山叫“君山”。

也有人说,洞庭湖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是因为老子而得名。

老子即李耳,字聃,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在道教中老子的尊号为“太上老君”。据说在洞庭湖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有众多与太上老君老子有关的地点,具体有老君台、老子楼当然洞庭湖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这些众多与太上老君老子有关的地点现在的名称或许早已更改成为了其他的名字。

据说洞庭湖湖中洞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