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绍均恐怕再难保命。”
九公主抿了抿唇:“这封奏折会以急之讯,不经过通政司和内阁,由午门送进皇宫,父皇会在第一时间接到这个消息。”
太子道:“但最可怕的是,父皇不一定会因此处置曹德彰。”
九公主道:“以他对曹德彰的信任程度,只会将奏折交给曹德彰批示,然后茅绍均就危险了。”
太子点了点头:“将这封折子拓印出来,宣扬出去。”
九公主掌心里腻着冷汗,沾在折子上,散开了墨迹:“当初你我在父皇面前为茅绍均求情的时候,是想让他活着的。”
太子道:“如果曹德彰想给茅绍均按一个罪名,只能派锦衣卫前去抓人,投入诏狱,况且处决大臣,需要父皇亲笔批示,我们未必没有机会保他性命。”
九公主低下头,又翻开那封奏折看了看:“你打算找谁去拓印”
太子道:“你觉得呢”
九公主低声道:“傅博彦。”
太子点了点头:“我不方便在这个关口召见他,还是需要你再出宫一趟。”
九公主了一会,起身道:“事不宜迟,我这便去了。”
她走出东宫殿门的时候,微暖的风吹在脸上,吹来了沁人心脾的百花清香,九公主的眼泪毫无症状地掉下来,在脸上划出一道晶亮的弧线。
赤霄急忙递上丝绢:“公主怎么了”
九公主接过来,低头拭去泪痕:“好像有花粉吹进眼睛了,不碍事,你去到找太子妃,让她请人顺便找个由头去一趟傅府,请傅博彦在午后去倚云楼不,请他的夫人温氏在午后到倚云楼一聚。”
傅博彦的发妻温孟语背后的温家也是累世公卿,自暨帝朝便被重用,他二人成婚前九公主曾与温孟语有过一面之缘,印象里,是个极为大气的女子。
九公主没有走宫门出宫,而是皇后批了条子,借了迟德妃殿中宫婢前往迟府的名义,走了偏门离开。温孟语直接在倚云楼用的午膳,九公主到的时候,她明显吃了一惊。
“公主殿下怎么亲自来了”
“事关重大,假以他手不放心,还是亲自来一趟的好,”九公主对她微笑,打量她盘起来的妇人发髻:“很久不见,夫人别来无恙”
温孟语对她行大礼,道:“劳动殿下惦记,妾一切都好。”
九公主点了点头,将抄成小纸卷的纸条递给她:“交给傅大人,我要他做的,都在上面写明了。”
温孟语当着她的面打散了发髻,将那纸卷藏进发丝里,又将长发重新盘了起来:“妾必定带到,请公主放心。”
她这么严阵以待,倒让九公主愣了愣神:“呃有劳夫人。”
温孟语犹豫了一下,借着奉茶的机会低声道:“听说由御史上奏,弹劾太虚上师。”
九公主道:“是,你怎么知道的”
温孟语笑了笑:“翟道长与外子是旧交,他入宫,也是外子奉太子殿下之命安排的。”
九公主愣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她口中的“外子”,指的正是傅博彦:“怪不得我先前还疑惑,太子为何如此信任他。”
温孟语又道:“曹德彰的母亲崇尚佛教,他本人对道并无好感,因而对翟道长也无好感,但陛下如今正痴迷修道,殿下为何不能以此为契机,离间他二人呢”
九公主紧紧盯着她的眼睛,道:“夫人的意思是”
温孟语道:“如果陛下知道曹首辅厌恶道法,那么他对翟道长的弹劾,就会变成恶意攻击,对散仙不敬。”
“殿下想要转移曹首辅的注意力,来将此事掩盖过去,不如就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毕竟一个软肋放在身上,不知何时就会成为致命之伤。”
“那封奏折,还是不要压在太子殿下手里的好。”
九公主沉吟了一会,端正坐姿,向温孟语点头致谢:“我知道了,多谢夫人提醒。”
第百三六回偃月冠远赴广西疆
曹德彰和茅绍均的奏折都被太子压住,朝廷上下依然是一片祥和,吴卫扶着皇帝出三清殿的时候,皇帝忽然想起什么似得,问吴卫道:“最近几日,都是太子在御书房处理奏折”
吴卫动作顿了一下,发觉不知从何时起,皇帝已经不再亲昵地称呼太子的名字,而改成了一个漠然的官称。
他弯腰答道:“是的,陛下。”
皇帝点了点头:“也算是太子监国了。”
吴卫陪笑道:“陛下教子有方,朝野上下,无不赞颂。”
皇帝一边走一边问道:“那么太子监国这段时间,政务处理的怎么样啊”
吴卫全身的神经都紧绷了起来,只觉得皇帝每个表情都冒着寒意,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暗藏杀机,倘若回答失误,必定会太子带来灾祸。
太子殿下英明神武,极善决断,深得朝臣拥护。
吴卫暗自打了个哆嗦,如果真的这么说,想必太子殿下明天就该大祸临头了。
皇帝总有一天要把权位交给太子,这一点不仅是试图在太子身上押宝试图搏前程的满朝文武清楚,皇帝自己也十分明白,这就注定了他不可能挑选一个无能的储君继位。但倘若太子手中握着的权利太大,又必然会影响到皇权,皇帝修道是为了长生,而长生,则是为了用长的时间,掌握多的权力。
吴卫定了定神,道:“回禀陛下,老奴听说,太子殿下在独立理政的时期里,亲贤远佞,处政有方,虽然东宫有近臣,但殿下也并没有对他们十分亲近。”
皇帝“唔”了一声,眉心展开:“太子总是能让朕放心。”
吴卫悄悄吐了口气,又问道:“太虚上师方才让陛下不要太过于沉迷修道,是何用意”
皇帝笑了笑:“上师说物极必反,朕毕竟是一国之君,不可荒废政务,上师劝诫朕,还是要多亲近大臣。”
吴卫陪笑道:“上师如此通透,果真是世外散仙。”
皇帝道:“明日就不去三清殿了,召见阁臣,听听政务吧。”
吴卫道:“陛下,老奴有个主意,上师说陛下应多亲近大臣,那陛下何不亲手制作堰月冠赠予阁臣,一来显示陛下诚心修道的决心,二来也能赐福于诸位大人,使他们同蒙上天恩泽。”
皇帝挑了挑眉,唇边挂上笑意:“堰月冠好主意。”
他又走了两步,在吴卫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