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出宫地命令一吩咐下去,宫中很快就忙碌起来,数盏茶之后,杨勇乘着御车,在禁卫军的重重护送下向卫王府出发,大街上已先有禁卫军进行了清道,御车很快驶进了卫王府。
“参见皇上”卫王妃已带着王府众多下人跪在一旁接驾。
杨勇从马车下来,虚扶道:“皇婶免礼快,带朕去看看皇叔。”
“皇上,这边请。”卫王妃前头带着向杨爽地寝宫中走去。
杨勇看到杨爽时,杨爽的面容已经枯槁的不成样子,脸上仅比一具骷髅多了一层皮而已,杨勇连忙步到杨爽的床前:“皇叔,你为何会成这样子”
杨爽脸上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皇上,恕微臣不能尽全礼了。”
“皇叔,你怎么成这样,怎么成这样,都是这些该死的太医,还瞒朕道皇叔的病有起色,朕非要杀了这些欺君的家伙不可。”杨勇恨恨的道。
“皇上,不可,是臣不让他们告诉皇上,臣已是将死之人,又何必多添上性命。”杨爽吃力的道。
“好,那就算便宜他们了。”
其实杨勇也知道,杨爽的身体自从中了蛊毒之后就一直不好,加上前段时间操劳过度,能撑到现在已是奇迹,只是自己下意识不愿去想,既然孙思邈都毫无办法,又岂能责怪这些太医。
“皇上,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臣有几件事,还请皇上一定要答应。”
“皇叔,有什么事尽管说,朕能做到就一定答应。”杨勇眉头也不皱的道。
“当真”杨爽的眼睛一亮:“好,那臣就说了,第一件事就是关于晋王之事,晋王虽然做错了事,只是你们是骨肉至亲,还请皇上能免其一死。”
杨广自从落入暗衣卫之手后,直到杨坚死后,杨勇才允许其露面参加杨坚的葬礼,百官这才知道晋王也卷入到谋刺太子一案中。杨坚的葬礼一过,杨广重新被软禁起来。
所有人都在猜测皇帝到底会如何处理自己的兄弟,若是狠一点,直接赐死,既使是看在先帝刚过世,皇帝不愿意落一个对兄弟克薄寡恩的名声,幽禁算是最轻的,或者让其悄无声息死去,总之,没有人认为晋王能有什么好下场。
第二章 烽烟再起
杨爽到临死之时才跟新皇提起杨广,显然也是担心以后杨广会被处死,对于杨爽来讲,无论是杨勇还是杨广等人都是他的子侄,绝不希望他们自相残杀,只是皇位太过敏感,连杨爽也只能求新皇免其一死。
“皇叔,朕答应你,只要阿摩能够安分守纪,朕绝不会害他,甚至过上几年,朕可以重新放他出京。”
“当真”杨爽目光炯炯的望着杨勇,想从杨勇的表情中看出是否有作伪的成份,令杨爽安心的是杨勇目光清澈,不似说谎。
“皇叔放心,阿摩是朕的皇弟,朕会他改过自新的机会。”杨勇耐心的道,对于杨勇而言,压在头上的是杨坚这座大山,杨广虽然聪明,只是眼光局限,又没有经过什么挫折,注定不会是自己的对手,既然如此,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名声,感情,还是要给蜀王,汉王两人作出榜样,杨勇都不会杀了杨广,自然可以坦然的答应杨爽的要求。
杨爽闭了一下眼睛,重新睁开时,脸上轻松了一大半:“多谢皇上,第二件事就是关于大兴寺之事,臣听闻大兴寺卷入谋逆之案也是十分痛心,只是大兴寺是皇家寺院,佛法导人向善,于国于民都有利,还望皇上能对大兴寺网开一面。”
虽然当日智炫带着大兴寺的僧人及时离开,避免了大兴寺参与谋逆地直接证据。只是后面抓住的诸多俘虏都指向了大兴寺是这次谋逆案地发起人,何况就算没有这些。杨勇对于大兴寺在其中取的作用也心知肚明,加上新皇是太子时就对佛门有诸多不满,许多大臣都在猜测新皇会对大兴寺采取什么样的处罚,是直接灭佛,还是只追究大兴寺的僧人
京城染血之夜,大兴寺并没有受到波及,杨勇只是命令禁卫军暂时将大兴寺圈了起来,接下来皇帝驾崩,新皇登基一系列事情之后,大兴寺依然只是被禁卫军暂时接管。如何处理,新皇却一直没有作出表态。
与晋王软禁无人敢问不同,许多官员纷纷向皇帝求情,希望皇帝能对大兴寺赦免,其中连皇后和两位皇妃也卷入其中。
当然,求情的人不少,主张对大兴寺严惩之人也不少,这些年,由于杨坚对佛门的大力支持,佛门发展迅速。侵占了大量利益,引起了诸多地方官的不满,已经有人向杨勇建言,可以学周武帝一样再灭一次佛,这期间,叫声最大的就是章仇太翼。
只是无论是主张赦免也好,主张严惩也好,皇帝一直含含糊糊。任由外界猜测,新皇愈是沉默,大兴寺的僧人便愈是心慌,如今大兴寺三千僧人已散去一大半,各地的佛门弟子也开始人心惶惶,许多寺院地僧人也开始不安分起来,纷纷将寺院财产占为己有,然后溜走。一时之间。地方官接到寺院被偷的案子大增。
这种效果其实正是杨勇需要的,宗教只可以加以控制,不可能禁绝,杨勇自然不会和周武帝一样行如此逆天却无用之事,眼下正可以借着良机对佛门进行一步步削弱。进而纳入朝庭的控制当中。
这些想法象闪电般一样在杨勇脑中过虑了一遍。向杨爽回道:“皇叔放心,朕不会对大兴寺太过严厉。不过,国有国法,大兴寺参与谋逆的首脑必须交出来严惩,至于其他人,当可无罪。”
对于杨勇的回答,杨爽虽然不太满意,但新皇能做到如此,已是绝大的宽容了,他一时也无瑕细思杨勇的话有没有什么破绽,点了点头:“如此,臣即使马上死了,也可以放心。”
杨勇轻声的问道:“除了这二件事,皇叔可还有什么要交待给朕的”
杨爽摇了摇头,他一直没有儿女,身后无牵无挂,心中一直放心不下地无非是大隋的江山能否稳固,如今杨勇已登上了皇位,以新皇的手段才能治理天下应当不是问题,自不需要再担心什么。
从卫王府回来,想起杨爽就要离去,杨勇心中犹如堵着东西般难受,,若没有杨爽的帮助,纵然是他一直韬光养晦,也不可能如此轻松坐稳太子之位,数次关键时刻,都是杨爽站出来为自己说话,自己才能一展所长,最后又是杨爽强撑着病体,才将各个世家的叛乱轻易平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