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42(1 / 2)

赖的候选,昆阳守将只能将一肚子火强行压住。可他的部下却没这么好性子,或者说没有他这种大局观,只要关中军士卒出了军营,便会被早有预备的曹军设伏殴打。至于“走失”的人也不是没有。候选见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遂率领部众出城,在城东数里之地安营扎寨,以待荆州军前来。

要是按照候选的性子,直接领兵离去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他也知道,此次出兵,这一路人马以马超为统帅,马超虽然年纪不大,却也不是个好说话的,所以候选虽然很不耐烦,却总算没有弃城而去。何况他所部人马还有三千余步卒,也正往昆阳而来。

大敌当前,昆阳曹军却和关中军候选所部闹的兵戎相见,对于荆州军来说,这自然是个很好的消息。

刘琮得知之后,有些不可置信的对贾诩说到:“关中诸将,皆此辈乎”

贾诩难得的老脸微红,不知是否想起当年劝说李傕郭汜杀回长安之事,他轻咳两声,说道:“候选等将,有勇无谋,并不足虑。不过关中铁骑战力不可小觑,若是存了轻敌之心,恐怕反遭败绩。况且候选等关中诸将,虽然骄横无礼,不学无术,却也是久经战阵之将,颇为狡诈奸猾,与其交锋,不可不慎”

刘琮点了点头,说道:“轻敌倒不至于。只是我军须速攻,而关中军骑兵不弱,恐怕难以将其全歼啊。”

在前线的魏延和黄忠、张辽此时也已合兵于昆阳城外,正商议如何攻破昆阳。

之前黄忠领兵做出往父城攻击的姿态,不过是为了吸引曹军的注意,使父城曹军不敢南下援救昆阳罢了。张辽率部佯攻定陵也是如此。

从叶城北上到昆阳其实还不到一天路程,倘若要打到许都城下,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昆阳。其次便是襄城、颍阴,之后便是许县。

据斥候探查,马超所领大军,除了候选这一部六千步骑往援昆阳之外,还有成宜所部两千骑兵,两千步卒往援襄城,张横所部一千五百骑兵,两千五百步卒往援颍阴,另有马玩所部三千骑兵,两千步卒游走于颍阴和许县之间。

面对这样的层层防御,荆州大军绕开县城直扑许都的战术显然是不行的。对此魏延等人都认为必须将这些县城尽数拔出。不过在如何攻打的战术问题上,魏延等人却有了分歧。

此次荆州军出兵,是以刘琮为统帅,所以如何进攻昆阳争执不下后,便送到了叶城让刘琮决定。

刘琮看过魏延等人呈送的公文后,一时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此时已是八月下旬,已有消息说陈到在曹操亲率大军猛攻之下,坚守数十日终于不敌,领残兵败出城外,往北而去。

所以对刘琮而言,必须尽快攻下许都,才能使曹操感受到来自背后的巨大压力,给刘备一个喘息之机。

那么,该选择谁的作战方案呢

第552章 弯弓虚射戏敌骑

选择何种作战方案,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除了基本的天时地利人和之外,还要分析敌我双方的实力、优势劣势,兵种的数量、相互间配合甚至敌将的性格喜好、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等。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情报支撑,好在刘琮对于情报向来非常重视,这也使得法正主管的参谋府的参谋郎们,可以避免想当然的主观臆测。

和地位超然的贾诩相比,法正的作用就显得非常具体,虽然同样是出谋划策,但贾诩注重的是大局,而法正则更偏向于战术层面。这倒不是说法正没有大局观,只是他更擅长于此。

此次出兵北上,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昆阳,而魏延、黄忠和张辽三将都对如何进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黄忠提出“先外后内”的计划,也就是先解决城外候选所部,再进攻昆阳。张辽则认为可以同时进行,不过侧重攻城,对候选所部关中骑兵进行压制防御即可。至于魏延,则延续了其一贯兵行险招的作战思路:以张辽所部人马攻城,以黄忠轻骑营与关中骑兵厮杀,同时他率领所部绕行昆阳之后,对昆阳施行合围后,设伏消灭来援之曹军或关中人马。

在刘琮看来,这三个作战方案各有利弊,黄忠的计划如同其人:稳健之中不失老辣,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给敌人以可趁之机。不过缺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太正规,比的是双方将士的战斗力,可以想见伤亡必然不小。

张辽的作战计划,其实和黄忠的方案差别不太大,只是攻击的侧重点不同。然而正是这个变化,让刘琮觉得很有意思。因为相比之下,按照黄忠的计划进攻城外候选所部,则城内的守军完全可以固守不出。但若是荆州军攻城的话,候选就不能袖手旁观,必须向荆州军进攻。毕竟他是奉命前来增援昆阳,若在昆阳受到攻击之时按兵不动,恐怕怎么也说不过去。

而魏延的想法颇为大胆,攻城、消灭关中骑兵、围点打援多个战术犹如组合拳一般,在迷惑对手的同时,很好的掩饰了进攻意图,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很好的调动敌军,从而用最小的损失,却赢得最大的战果。不过这个作战计划颇为冒险,假如某个环节失误,恐怕会损失惨重。

经过与贾诩、法正等人商议之后,刘琮很快做出了决定,之后便率领两万步骑大军,从叶城出发,往前线而去。

昆阳守将见刘琮亲自领兵而来,连忙派人向许都求援,曹洪得知后虽然并不意外,但还是感到压力顿增。

自从曹操领兵北伐之后,曹洪防备内部更甚于防备外敌。做为曹操的从弟和心腹,他太清楚许都城内的哪些人心怀不轨,暗中与刘琮、刘备等人勾结了。若不是现在时机不合适,曹洪早就大开杀戒,将那些人一网打尽了。现在看来,曹操留自己镇守许都,恐怕还有别的深意。

想通了这一层之后,曹洪便开始暗中布置,不过在如何应对荆州军进攻的问题上,他却没有独断专行,请来毛玠和程昱共同商议。

毛玠字孝先,年少时曾为县吏,以清廉公正著称。天下大乱之时,他本想到荆州躲避战乱,尚未到达,听说刘表政令不严明,于是改往鲁阳县。曹操治理兖州,征召他为治中从事。

他曾对曹操说:“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曹操郑重地采纳了他的意见,转任他为幕府功曹,如今是东曹掾,与崔琰一起主持选举。

这次将毛玠留在许都辅佐曹洪镇守许都,也是曹操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除了毛玠是陈留人这个原因之外,其为人清廉严肃,与性格急躁的曹洪不失为很好的互补。

不过在军事问题上,毛玠所能起的作用远远不如程昱。

程昱明于军计,如今已是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见曹洪皱眉叹气之状,不由奋然起身说道:“公引军北上,将许都托付我等,怎可如此做愁苦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