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以为如何”
“军师所言,正当其时也”法正率先表态道:“今时势异变,大将军拥强兵据雄州,自当荡平宵小,扫灭顽逆,还天下朗朗乾坤,抚海内而镇四方”
徐庶也道:“如今我军士气高昂,粮秣充足、军械精良,正是大将军横扫九州,定鼎天下之机也”
至于魏延等将,也都纷纷表示,唯刘琮马首是瞻,愿肝脑涂地,竭尽全力。
刘琮此时心情却非常冷静,或许是他早就有了这个想法,因此只是微微颔首,沉默片刻后环视诸人说道:“愿诸君勿忘今日之言”
既然战略目的要变,那么全局布局就要有所变化。刘琮等人回到中军大帐,经过简短的商议之后,决定以赵云为征西军领军将军、庞统为征西军军师将军,领张绣、高顺及益州诸将,合兵五万余,由关中而出。以周瑜为征东军领军将军、鲁肃为征东军军师将军,领黄盖、凌操等江东三营五万余人马,自淮南北上,进攻青、徐。
再加上刘琮所领的这五万余众,荆州军可谓倾巢而出,大举围攻。
如此一来,刘琮就不必急于进攻陈留,而是在尉氏城外按兵不动。
荆州军不动如山,可曹纯却有些按捺不住了。他之前还未曾与荆州军交过锋,虽久闻荆州军战力之强,心中却总是有些不服气。更何况他现在督帅曹军精锐中的精锐虎豹骑,更为其增强了许多信心。
好在有曹洪压着他,才没有让曹纯领着虎豹骑直冲荆州军大营。否则的话会造成什么后果,曹洪简直无法想象。
虎豹骑虽然是精锐骑兵,但在战场上却也不是所向披靡,无所不能的。若是敌军有城池营垒可持,并不出城出营野战,虎豹骑就只能干瞪眼。所以要有步卒和其他兵种相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虎豹骑的威力。这一点曹洪可是在荆州军手下吃了好几次亏之后,才最终明白的。
从邺城调动而来的曹军,因之前连克黎阳、邺城等地,士气正盛,普遍对荆州军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
曹洪对此颇感无奈,他虽不知刘琮已改变了战略,但荆州军进驻尉氏之后便按兵不动,反倒让他有种不祥的预感。
按理来说,荆州军攻破许都之后,兵锋应直指陈留才是。即便在进攻许都后荆州军需要休整,以之前的对战激烈程度,荆州军也没有必要进行长期休整。就曹洪了解的情报来看,荆州军既不缺乏兵员,更不缺少粮草军械。虽然眼下已经入冬,可对荆州军来说影响并不大。
那么刘琮所领这五万大军,驻屯于尉氏按兵不动,又是为什么呢如果说是为了先扫平侧翼的颍川,那现在也已经几乎达成了目的。
就在曹洪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从颍川传来,颍川太守赵俨领一万余军民,在阳城死守,击退了刘虎所部
这个难得的好消息,顿时让曹洪大为振奋,对于赵俨此人,他当然也有所了解。之前守卫许都之时,赵俨提出望阳城募兵,曹洪还觉得有些不太妥当,没想到赵俨竟然能够募到如此多的军民,而且成功的防守住了荆州军的进攻,不得不说让曹洪等人颇感意外。
然而陈留与阳城之间有刘琮大军阻隔,若要直接派兵支援,显然要绕行,时间上是否来得及不说,分兵势必会影响陈留的防守,因此曹洪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可谓喜忧参半,一时间难以决断。
第614章 唯有抢先破布局
阳城在颍川郡治所阳翟西北,背依嵩高山,城外颍水环绕,地形非常有利于防守。而从阳城再往西北数十里,便是一个重要关口轩辕关。过了轩辕关就离洛阳不远了。这里聚集了不少当初从关内逃难的大族百姓,人口繁密,民风彪悍。
赵俨来此募兵后,得到了不少世家大族和豪强的支持,短短数十日便募到五千余步骑,再加上壮丁民夫,足有一万余众。本来赵俨募得人马之后便要往许都而去,没想到形势变化太快,荆州军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迫使曹洪放弃许都。如此一来,赵俨只能改变原来的计划。
荆州军在攻入许都后便分兵攻略颍川郡内各城。首先是许都附近的长社、新汲等地望风而降,紧接着甘宁所率人马毫不费力的攻占了阳翟,并由刘虎率领两千步骑轻取阳关,之后沿颍水逆流而上,直扑阳城。
刘虎自领兵讨伐郡内各城以来,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像样的抵抗,因此多少有些轻敌大意。虽然得到了特卫营的情报,知道赵俨在阳城募兵之事,却觉得没什么可担忧的。认为只要自己率兵攻到阳城城下,赵俨即便不投降,也会带着军民逃走。
在这样的心态之下,刘虎焉能不败好在随后甘宁领兵赶到,才没被赵俨所部一举消灭。饶是如此,也损失了五百余人马。
刘琮得知消息后,依军法对刘虎降职罚俸,使得荆州军中有些同样飘飘然的将校们,顿时为止凛然,收起了对曹军的轻视之心。
军事上的偶尔失利其实并不是刘琮最担忧的。赵俨利用刘虎轻敌冒进,以众击寡设伏取胜,固然使得荆州军扫平侧翼,保障后路未能按照原定的时间完成。但在刘琮看来,这背后所说明的东西,才真正值得自己重视。
抛开赵俨的个人能力不谈,他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募集到大量愿意从军的人马,首先要归功于那些选择了支持他的世家大族和豪强。事实上选择支持赵俨,还是在支持曹操。这说明曹操这几年的统治已经获得了许多世家大族和豪强的支持。
从关内逃往豫州的世家大族、豪强百姓,如果不是因为曹操的治理政策,恐怕很难在豫州立足。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也是这些饱受战乱之苦的大族豪强和百姓,支持曹操的主要原因。
那么难道说荆州就不能提供同样的条件,或者说更加优厚的待遇吗刘琮相信这些人绝不会毫无所知。既然知道,就必然会有对比,在有了对比的情况之下,仍然选择曹操而不是自己,这其中必然有各种方面的原因。
是荆州新政的原因吗刘琮认为或许有部分人会因为对新政不了解,而产生抵触抗拒之心,但他也绝不会因此而对新政进行根本上的改变。毕竟荆州能够发展到今天,新政功不可没。
由于荆州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打破了佃户对豪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势必会引起保守派的反对和攻击。这一点刘琮心知肚明,但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更多的人有了生存保障,更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
对于保守的世家大族和豪强地主,刘琮以前的态度是非常强硬的,盖因那些人在乡间影响力巨大,严重阻碍了新政的推行,成为刘琮的绊脚石。尤其是在南阳时,新政初行,优势未彰,更成为很多人攻击刘琮的理由。在那种情况之下,刘琮唯有行雷霆手段以取保新政推行。
然而现在的情形,又和当初在南阳时,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