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38(2 / 2)

顾琰苦笑,“谁知道那时候我还在不在呢。”顿了一下她又道:“师傅,我方才想了一下,要安置那孩子肯定不能放宫里。四哥已经是禁军副统领,位高权重,太受人关注。他府上也不方便放这么一个身世特殊的孩子。”

“那你打算放哪里掖庭专门安置罪奴的,也不能匿名放进去”

“掖庭的孩子,死亡率太高,都不被当人看的。我正预备老爷子下个月生辰的时候请恩旨恩赦一批年幼的孩子。一个四岁多的、从前都养尊处优的娃娃,把他放那里,还不如关内惩院呢。我在考虑舅舅那里,或者师母那里。”

明晖想了想,“耿将军那里还是算了吧。他府上忽然多出个小娃娃来一样惹人疑窦。他虽然没有再任职在家赋闲养老,可他是你舅舅,关注他的人也不少。还是搁你师母那。她很喜欢小娃娃的。”

顾琰犹豫了一下,“那孩子都快五岁了,他记得自己的身世的。要怎么把他引上正途,可是很费心力的事。”

“正因如此啊。你想想耿将军出身镇西军。这孩子的母亲是西陵公主,父亲是叛国的废太子。当年因为这两人,镇西军中死了多少袍泽。耿将军再是宽厚,心头也难免有芥蒂。倒不如放你师母那里。她为人良善、温和,却也不是软柿子。让她来教导要好得多。”

顾琰其实也是有这个顾虑才有些犹豫,没往舅舅那里送。可是,她嘟囔道:“他要是和小臻宁一起长大,不会把我的儿媳妇拐走吧。”

明晖正喝茶呢,闻言噗嗤一声就喷了出来,擦了嘴巴好气又好笑地道:“我说你在犹豫什么呢,还道你良心发现知道不给我添麻烦了。原来竟然想到这上头去了。你想得可真够远的啊”要把这么特殊身世的孩子导正,真的是至为麻烦的一件事。他就纳闷顾琰怎么没有丢给自己。要知道等皇帝去了,他肯定是要离京远游的。到时候自然会带上王氏和小棋儿、小臻宁、元元。如果这孩子丢给他,那还得再多带一个。带离京师对这孩子才是最好的。

顾琰道:“处在我这个位置,肯定得走一步看十步啊。小臻宁嫁给球球中的一个,这事儿关系到天朝和东昌以后的关系。肯定不能轻易起变化。那孩子的身份多敏感啊,阿樱会同意才怪。万一他们将来日久生情,我们做长辈的不是得被逼着棒打鸳鸯么。”

、626 遗孤

明晖放下茶盏,“别逗了。除了我那里,你还有别处好安置这个孩子么至于小臻宁,大不了让她跟着你长大好了。”要想导那个孩子远离野心,就要绝了他所有的路子。小臻宁有一个掌控东昌军政大权的生母,的确会是一块香饽饽。所以,顾琰虽然是说得诙谐,这样发展还真可能有隐忧呢。虽然知道阿樱肯定不是会被人随意拿捏的主,但这种事还是不要发生的好。

顾琰嘟囔,“我就是个托儿所所长的命不成”如今连老爷子都来凑热闹,丢这么一件麻烦事儿给自己。好在她还有师傅可以依赖。

明晖好笑不已,挥手赶人,“得了,抱怨两句就干活去吧。”

顾琰撅撅嘴往外走,半道绕去元元的院子瞧了瞧。听朗月师弟说元元最近练功很是上心,比之前像样多了。

过去的时候,小丫头正在背南华经。两只小手背在身后,摇头晃脑的背着。顾琰一直不知道这个摇头晃脑有什么讲究,难道是古代读书人为了防止颈椎病的

元元看到顾琰,便停了下来,笑嘻嘻的迎上来,“姑姑,你来看我啊。”

顾琰点点头,“听说你如今很用功啊。这是怎么了”事出反常必有妖。小丫头之前一直很抵触习文修武的,尤其是一墙之隔就是还在自在玩乐的小棋儿和团子。难道放归宿假回家被三伯母耳提面命了也不该啊,三伯母明明说要等她大些才会扳正她的行为举止,这会儿就让小丫头好好玩乐的。朗月给布置的功课也不重,玩儿一样就完成了。之前不让她穿华服吃美食,也只是给个下马威而已。不至于让她改变这么大啊。

元元在顾琰身旁坐下,小大人一样的道:“我要给娘争气。”

顾琰挑挑眉,“嗯”

元元继续道:“那天回去,祖母带我去看望太祖母。我去小解的路上,听到大伯母房里的丫鬟和婆子悄声说我娘坏话。说她一个儿子都生不出来,祖母和爹还拿我们姐妹当宝。我娘私下也很为没有儿子烦恼。”小丫头一向和姑姑比较亲,自然不会隐瞒她任何事。

顾琰摸摸她的头,“这有什么好在意的那些人是对你娘羡慕嫉妒恨呢。咱们过自己的日子,不用为了不相干的人三言两语不舒坦。你记住,无人嫉者是庸才一个人过得好了,总是有旁人会不平衡的。背后说姑姑坏话的人可多了去了。哪个敢当我面说啊我越是过得好,那些人就越是难受。告诉你娘不必在意,早早晚晚她是能有儿子的。如今阮阮还没有一岁,不用着急,养好身子过两年再要孩子好了。你爹是重情重义的人,你娘必定是有后福的。你啊,小孩儿就要有小孩儿的样子。人一辈子只做一次小孩儿呢。不用太乖了”

三房如今势头越来越好,正房不平衡是肯定的了。要怪就怪他们当初对自己不好,又没有出挑的人物吧。哼,若不是当年柳氏一念之仁给自己找了个好的安身之所,又留存了母亲的骨灰,今时今日她不踩长房两脚才怪。

元元道:“那我该做什么呢”

“你可以把姑姑的话转告你娘,也可以把你听到的告诉你爹。其他的,你个小人儿就不要管了。你突然转了性子这么乖巧,你师傅还不太习惯呢。你原本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儿好了。你又不是真正顽劣不堪的人。咱们这一派讲的就是道法自然,不要太过违逆了天性才好。去吧,团子和小棋儿就在隔壁,你和他们一块玩儿去。”想一想团子和小棋儿最近都惦记着离三岁不远了,莫不是看元元学习很有自觉性都不出来玩了,所以生了好奇心的缘故

顾琰牵着元元出去,就听到团子对小棋儿说道:“先生说书里什么都有。有黄金屋,还有千钟粟。黄金屋就是宫里这样很华美的屋子,千钟粟就是很多很多的粮食。先生说等我长大学了本事好好帮衬父王,就能让百姓丰衣足食。”小家伙也是见过民间疾苦,看过百姓住的破房子,见过他们吃的稀粥筷子都立不起来的。对于自己长大以后能让他们吃饱穿暖有屋住,还是很开心的。

顾琰笑了笑,这个先生幸好没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不过他这么培养团子的责任心倒是挺好的。太子世子就是将来的太子,将来的皇帝。看来三年后的太子侍讲倒是可以给如今这个讲故事的先生预留一席。

小棋儿和团子并肩坐在太湖石上,晃着小脚丫道:“到时候我帮你”

元元也道:“我也帮你”

顾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