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旨意才来的这么慢。
这次经过讨论下来的结果是,取消固州军镇,在固州设立郡一级的行政单位。固州军霸占了这么多年的地盘全部被清理,重新划分,然后就是填充官员。
不得不说,为了养活大军,四大军镇把麾下的地盘折腾的够呛。而且直接实行军管,不设衙门。这下,空出了这么多的职位,自然值得朝堂上的大人们经过长时间分配。
为什么北疆这么吃香,虽然处于第一线,但是风险大的地方,往往机遇也大。杨瑞这么在意北疆,是因为这些年北疆想当初脱离了掌控,这对于有很强掌控欲的杨瑞极为的不爽。
至于这些大人为什么也在意北疆,原因无他,两个字,“利益”,这些大人看北疆的时候,眼睛赤裸裸的露出了贪婪。
利益从何而来,在于贸易,向大秦输入北疆的皮毛,貂皮等各种物件,或者输出草原紧缺的盐,还有锦等物,那一趟不是暴利。
就是因为这些暴利,固州四大军镇才会越来越稳,朝中不知道多少官员参与了这条贸易线。所以,现在整个就是扯不清理不明的关系。
固州军镇撤销了,变成了固州郡,下设城、县两个行政单位。接下来就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宇文峰手中的十五万大军,调回五万回帝都。剩下的十万大军,组建北风军团,宇文霁为大帅。
军政分离,北风军团的主要任务就是戍边,所以政务不得插手。头三年由朝廷提供全额的粮饷,过了第三年朝廷便只承担六成了,剩下的四成就要看地方了的。
北风军团,下设四卫,每一卫下面设四军,军下面设五屯,屯下面设五伙,伙下面设五营,营下面设五队,
一卫两万人编制,,一军五千人编制,一屯一千人编制,一伙两百人编制,一营四十人编制,一队八人。
这是一场大改革,军事上的改革,看来这几次胡骑南侵到大秦腹地的消息,已经让大秦这个庞大的帝国重新焕发出了一些生机与活力。
杨瑞和朝堂上的诸位大人已经认识到了现有的军事编制,不再适宜现在北疆的边事,所以才做出了这么大的调整。
这是一场改革,每逢改革,必然引起巨大的反弹,因为新的制度必然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一点不同,胡人的兵锋已经深入到了大秦的腹地,在这个外来的压力下,反弹声音也弱了很多。
杨瑞的这次的态度也是异常的强硬,拿出了当年的魄力,直接罢免了四个御史,三个将军。已经很多年,杨瑞没有这么强硬,丝毫的不拖泥带水。
再加上这次宇文家是最大的得益者,所以毫不犹豫的站在了杨瑞的这一边,李家这次也是丝毫没有和宇文家唱反调的意思,极力的支持杨瑞。
经过这么一手,朝堂上的各位大人已经知道改革势在必行,所以也就捏着鼻子默认的这个事情。既然不能改变,那就要想办法从中获得巨大的好处。
北风军团十万人,这么多的职位,不可能你宇文霁一家人霸占完,杨瑞也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李家自然也是分的一杯羹的,其他的三大家族也不落后,不管是北风军中,还是固州郡的新出现的官位,都是争破了脸皮。
经过这么复杂“争斗”之后,一切事情才终于尘埃落定。
当旨意传达到宇文霁军中的时候,随行的还有新出炉的军官和官员们,这支庞大的队伍好不热闹。
得到旨意的宇文霁不敢怠慢,当天就调拨了五万军队回帝都。
然后自然而然的让出了固州的“统治权”,让官员接手,自己则是带着从帝都来的军官们,回到军营,进行军队的整编。
不要小看这些事情,十万大军的整编不是想象的这么简单。从新打乱整编,各种事情,千头万绪,没有两三个月,整编是没有办法完成的。
幸好现在刚刚大战完,宇文霁才有充足的时间对部队进行整编。这次,收获最大的还是宇文霁。这次的大帅,再也不是战时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实权,所以宇文霁也是格外的心热。
对于现在这个结果,宇文傲也是极为的满意。解决了长久一来担心的军权的问题,宇文傲明白,宇文家的富贵又可以延续一代。
当然,这一切和宇文峰没有丝毫的关系。宣旨的队伍根本没有在金州停留,直接奔向了固州。但是却有一小波人脱离大队伍,专门带来了杨瑞的旨意事前得到了消息,宇文峰已经带着人在军营中恭敬等候杨瑞的旨意。没有过多久,一骑就飞奔过来,来到了宇文峰面前,下马开口说道:“车尉大人,到了。”
宇文峰淡然的开口说道:“下去吧。”
那个骑兵也就飞快的下去了,一会,就看见几十骑护卫着一辆马冲着大营奔了过来。很快,就停了下来。从马车中,走出一个太监。
只见那个太监笑吟吟的朝着宇文峰走过,宇文峰仔细一看,原来又是老熟人,那个叶公公。
太监是一种奇葩的的生物,阉割过后,性情也谢阴沉,喜爱黄白之物。虽然都知道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但是他们就是喜欢,谁也没有办法阻止。但是太监有一个好处,就是守信用,拿了钱绝对办事,不像有些官员,拿了钱却不办事。
而且这些太监的自尊心特别的强,因为是阉人,所以格外的看重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祖训“内侍不得干政”,但是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老黄历了。
国家大事,零零总总,这么多事情,皇帝一个人肯定处理不完,但是光靠外面的臣子,在深宫中的皇帝却是不会放心的,所以,经过无数带的潜移默化之后,太监也获得了一部分权利。
但是也只是一部分而已,全看皇帝的恩宠。有些皇帝则是厌恶这些太监,自然没有好脸色好,至于权利,想都不要想,但是有些皇帝却是不一样,他们相信太监胜过相信自外面的朝臣,在杨瑞这,为了制约外面的朝臣,还是放了些权利给这些太监的。
叶公公从和宇文峰第一次接触,宇文峰就出手大方,而且没有丝毫怠慢或者鄙视的眼光,这让叶公公很是受用。再加上在帝都发生的事情,叶公公也知道宇文峰是会被杨瑞重用的,所以也有些逢迎的态度在里面。
看到叶公公走近,宇文峰笑着说道:“叶公公,这么快,我们又见面了。”
听到宇文峰的话语,那个叶公公也是笑着说道:“是啊,车尉大人,咱家也没有想到我们会这么快又见面。”
看了看宇文峰后面黑压压的士卒,叶公公开口说道:“还是先说正事吧。”
宇文峰听到以后,也是脸色一肃。见状,叶公公在心中满意的点点头,开口说道:“忠武车尉宇文峰接旨”
宇文峰深吸一口气,然后跪下。叶公公便开始读了起来终于等到圣旨读完,宇文峰大声说道:“臣,宇文峰接旨。”
说完,便双手接过叶公公递过来的圣旨,这个时候自然有亲卫接过圣旨。宇文峰起身以后,揉了揉自己的膝盖,然后开口说道:“叶公公里面请。”
叶公公也不客气,但是眼角却瞟向了和他的随行人员。宇文峰见状,在心中默默的点点头,这个叶公公还是有些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