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83(2 / 2)

李杜副参谋长生气地说:“哼,就因为少帅在西安抓了老蒋,那光头便一直视我东北军为仇雠。前段时间朝死人身上泼脏水,现在又拿活人来做文章了。身为大国领袖,使出这种下三烂的招术来实在是有份。”

朝死人身上泼脏水指的是在淞沪会战中壮烈殉国的67军吴克仁军长。明明有很多人作证他是在战斗中当场为国捐躯的,但常凯申为了打压东北军残部却诬蔑是叛变投敌。历史上一直到1989年,在吴家子女的一再要求下吴克仁将军的灵位才正式进入圆山忠烈祠,在此之前一直顶着叛徒的骂名。最扯淡的是军统在41年还称上高会战中的伪军是由吴军长率领的。

周参谋长听了有些尴尬。忙岔开话题说:“委员长只是想让我们在华北展开反攻。以减轻华中的压力,出发点还是好的,只是方式有欠磊落。”

程政委摇头道:“丢了华东老巢,再丢华中就只能去四川寄人篱下了。所以委员长是的急眼了。不过在我看来。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李杜有些不高兴地说:“什么好事我们东北军本来就背上了不抵抗的骂名。现在又戴上一顶隔岸观火、坐观成败的帽子,只怕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程政委解释说:“主席曾说过,委员长抗日就像赶毛驴上山。前面要有人牵着,后面还得有人推。现在委员长的积极性上来了,不仅自己坚决顶在武汉,还要拽着我们抗日,这难道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大伙儿一听都呵呵笑了起来。

杨教授又问道:“司令员,军事上我不太懂,如果我们在敌后发起反攻能否牵制日军在华中的兵力我觉得如果能够延缓武汉的沦陷,无论是对抗日大局,还是敌后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郑卫国摇了摇头,说:“难能牵制日军在华北的兵力就不错了,想把华中的日军也调动过来,谈何容易”

虽然当时日军进攻的重点虽然在华中,但华北驻军的实力并不弱,足有9个师团第5、14、20、21、26、27、108、109、110、114师团、4个独立混成旅团、1个骑兵集团、1个飞行队。这些部队由于缺乏后勤支持不敢主动发起攻势,但谨守各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还不是成问题的。而且日军收缩得越狠,兵力就越密集,也就越不好打。所以历史上华北各部,无论是八路军,还是中央军、晋绥军、西北军都是没有办法发起大规模的反击。只是现在多了一个第四十一集团军,让委员长又多了一点盼头而已。

程政委叹了一口气,说:“可是不打一仗,政治上就太被动了。李副参谋长本来想打算向富裕的东北籍人士筹集抗日经费。要是他们误以为咱们在保存实力,怎么可能还给咱们捐钱呢”

周参谋长也表示赞同,说:“不错,如果不打一仗只怕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不好交待啊。而且照这个宣传势头,武汉一旦沦陷责任岂不是落到咱们头上”事实上常凯申就有这个打算,连吃败仗,把东北、华北、华东都丢了,现在华北也眼看不保,如果能找几个替罪羊,多少能减轻国民对政府的苛责。

郑卫国笑道:“当然要打,只不过委员长这样埋汰人,咱们也不能就这么算了。”

周参谋长奇道:“总座打算跟委员长提条件对,我看可以,像那家诬蔑咱们与日军勾结的报社就一定要查办。”

郑卫国摆手说:“这等蝇营狗苟之辈理会它做什么我有三个条件,第一,立即恢复吴克仁军长及67军将士的名誉,惩办造谣生事之人;第二,释放少帅、黄显声等被关押的东北籍将士及家人;第三,由政府出面救济东北流亡难民,并抚恤东北挺进军遇难将士。你们看这三条如何”

九一八事变之后,大批失去家园的东北流民涌入关内。除了少数富人能重新安居乐业以外,大部分人都过着十分凄惨的日子。郑卫国希望政府能以组织屯田或者开办工厂的办法,给这些难民一条生路。

东北挺进军则是爱国将领马占山的部队。当年张少帅弃守东北,黑龙江有马占山,吉林有冯占海,一时传为佳话。遗憾的是这支部队的遭遇也很悲惨,始终没能得到国民政府的尊重和抚恤。

李杜副参谋长身为东北人自然感同身受,激动地说:“总座,此话当真”

郑卫国点点头说:“自然是真的,相信这个时候委员长会重视我们第四十一集团军的意见。”

杨教授赞同道:“不错我一时竟然没有想到,还是司令员细心。”

程政委欢喜地说:“确实不错,我看成功的希望很大。听说杨虎城将军及其家人也被抓了。说不定能一起放出来呢”

周参谋长则泼了一瓢冷水。说:“别的事情都好说,张少帅的事情只怕不太容易。以我对委员长的了解,他宁愿丢掉武汉也不会放张少帅的。”

众人听了脸色一黯,心知周参谋长说得不错。

郑卫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不妨先积极争取。”说实话。他对张少帅没有什么好感。无论是穿越前的郑卫国,还是穿越后的郑卫国,都对张少帅当年丢弃东北感到痛心疾首。之所以要求释少帅之囚。不过是想借机笼络东北军将士罢了。毕竟东北军中,尤其是中高级将领还是很忠于少帅的。

周参谋长又问道:“如果委员长把这些条件都答应下来呢”

郑卫国说:“不管委员长答不答应,咱们都得打一仗”

程政委疑惑道:“司令员打算打哪里保定、沧州,还是德州”

冀中三面受敌,周边有六座大中型城市,其中北平、天津、石家庄都是大城市。敌人守备森严,我军又缺乏攻城作战的经验,所以直接排除。而再小一点的城市又难以造成政治影响,难以洗脱“坐观成败”的骂名,所以最大的可能还是保定、沧州和德州。这三个地点各有优劣,就看如何抉择了。

郑卫国笑道:“具体打哪里我还没想好,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