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84(2 / 2)

这些武器有新有旧,更多的则是小胡子的战争红利捷克布鲁诺和斯柯达的产品,以及捷克国防军的装备。武器装备嘛,无非是飞机、坦克、大炮,还有各种设备和轻装备。经过一番艰难交涉,战果如下:

飞机:十架德制fw61直升机。这是福克乌尔夫公司在1936年推出的。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具有实用功能的直升飞机,全长73米,高265米;自重8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950公斤一说1024公斤。这种飞机操控系统设计良好,但当时的德国政府却持反对态度,让为华不实,没能进入工业化生产。

这回郑胡子铁了心想搞些飞机,虽然搞不了空战,但是侦察、火炮效射也需要,特别是绥远、陕北这些地方。有一架飞机比一个团都好使。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被逼无奈。只好向郑胡子介绍了这种“最新产品”。郑胡子一看,竟然还是直升飞机,二话不说应下了,并表示先来个一百架。

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哭笑不得。只好告诉他。根本没有那么多。最多十架,而且也要三个月之后交货,因为福克公司总共才造了两架原型机。好在这玩艺儿结构简单得很。就算造个几十架也耽误不了多久。

坦克:一百辆捷克斯柯达出品的t35轻型坦克。

前文曾提到过,捷克的军工实力极强,号称欧洲兵工厂。早在二战前,捷克人就能生产坦克,称之为t35轻型坦克,之后又生产出了改进型t38轻型坦克。

别看是轻型坦克,仅t35的最大装甲厚度达到了35,远远超过了日军主力战车97式中战车的25。不仅是防护、火力,包括机动力都是非常不错的,德国人甚至认为t35的性能相当于3号坦克,这在亚洲就是非常好的装备了。

当然,这么好的装备德国人也想要,在平行空间里汉斯们就曾大量装备。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开始死活不肯,还找了一大堆理由,说这个车不好操控啊,捷克自己也没造几辆啊,日本人会反对啊,总之就是不肯。其实这个车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就是采用了气动换档机构,在当时比较新潮,对驾驶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不过这些坦克郑胡子是打算放在绥远保护物资通道的,在大草原上技术烂一点也不打紧,不怕翻车。

而且数量不够也是假的,至少能拿出两三百辆,历史上捷克自己就装备了138辆,又给了罗马尼亚126辆,还给德国造了219辆给敌人造坦克,真是不知该怎么说。因此,郑胡子这回不打算让步,铁了心要把自己的装甲力量发展起来。

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无奈之下,只好答应给郑胡子一百辆,外加全套的修理、维护设备,以及备用发动机等零部件。不过只肯给t35,反正这种坦克在欧洲很快就要被淘汰了。至于t38,巴拉克却是坚决不肯。郑胡子也就没强求,反正在亚洲战场,t38未必有t35管用。

野战重炮:50门捷克斯柯达skoda1925式150毫米榴弹炮

重炮威力大,属于比较敏感的武器,因此德国人表现得非常不爽快。而且欧洲当时大部分重炮都太重,不合适亚洲战场。性能稍微好一点的炮往往就有六、七吨重了。六、七吨是什么概念当时中国绝大部分承重桥梁都是标明限载15吨看老电影有没有看到过,90年代之前也仅仅是限载5吨。

所以在武汉会战期间,日军的驮马制师团以山炮为主都比挽马制师团以野炮为主进展顺利,因为挽马制师团不仅要同作战,还得自己修桥铺路。华北比长江流域要好一些,不过5吨差不多也是极限了。再重一点的,搞一大堆六、七吨以上的炮,机动起来真是要了老命了,只能扔到绥远的大草原上去。

见迟迟谈不拢,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担心僵持下去会把交易搞黄了,就主动向郑胡子堆荐了一款炮,即捷克斯柯达skoda1925式150毫米榴弹炮。这种榴弹炮是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后于1919年研制的,1924年才开始生产。

当时斯柯达兵工厂的野心很大,想用这种炮代替前奥匈帝国的各型榴弹炮。所以这个炮的数据比较均衡,符合当时多用途炮的潮流。但是此炮没有吸取一战火炮研制的经验,仍然采用的是单脚炮架,造成射界范围太小,一出厂就成过时产品。所以捷克并未装备很多,倒是德国缴获后有使用的历史。

郑卫国一听这玩艺儿在1934年停产了,心里有些犯嘀咕,质疑道:“不会是像上次那种种糊弄人的货色吧”

糊弄人的货色指的是那种135毫米加农炮,那种火炮虽然纸面数据看起来不错,但是精度、大架强度。后坐力等有问题。这也是包头保卫战失利的重要原因。

不过看了详细资料之后。郑卫国发现这个1925式150毫米榴弹炮确实不错,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足够轻便。比日军现在最好的96式150毫米榴弹炮414吨还要轻一大截,只有38吨。二者射程接近,威力也都差不多。

比较搞笑的是。在欧洲。捷克斯柯达skoda1925式150毫米榴弹炮一出厂就成过时产品。落后了。但是在亚洲,日军性能差不多的96式150毫米榴弹炮却是新锐火炮,无可匹敌。可见当时亚洲跟欧洲的军事水平真的差距很大。很大

因为这个炮生产不多,郑胡子最后只要到50门,就几乎把捷克国防军装备的炮全部拿来了。此外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还答应帮郑胡子全部换上新式炮架,虽然重量会略微增加,但是性能将更加出众。

压制火炮加农炮:12门fk16 150毫米重加农炮;50门德制1917 105毫米加农炮;50门skoda 105毫米vz35系列加农炮。

上次包头保卫战,日军的92式105加农炮利用射程上的优势给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郑卫国迫切需要一种射程极远的武器来保证阵地的相对安全,否则敌人就可以躲在我军射程之外肆无忌惮地攻击了。

fk16 150毫米重加农炮性能就非常不错,最大射程足有22400米,威力惊人,基本能够满足郑卫国的要求。唯一的缺陷就是太重,超过了十吨。好在绥远那个地方比较平坦,用上专门的牵引车,基本上可以全程机动。

除了这种战略性的重加农炮之后,郑卫国还需要一批轻加农炮。之前引进的德制1917 105毫米加农炮就非常好,只有3吨多一点,射程上又能压制日军绝大多数火炮。不过这个炮数量不多,而且郑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