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被洗劫一空。即使在后来埃及宣布成为国家,如此糟糕的情况也没有得到改善。直到著名的1952年埃及大革命胜利,经过了漫长的两千多年,才完全结束了埃及被外人蹂躏的历史。
现在这个时间似乎就要提前了,埃及人将获得自由和新生,至少大唐是这么认为的,他们并不把自己当成侵略者,如果非要给自己下一个定义的话,或许唐人更加愿意接受一个征服者,解放者的称呼。
“隆隆”
惊天动地的马蹄声响起,一队接一队的唐军在干旱的大地上纵横驰骋,排列成了整齐的军阵。唐军训练有素,行动迅速,列阵非常迅捷,没过多久,一座座庞大的军阵就呈现在了大地上,横成行,竖成列,阵势厚重谨严,给人一种不可撼动之感。
每一名唐军将士们都是一样的盔明甲亮,精神抖擞,昂首挺胸,战意高炽,眼里闪着对建功立业极度渴望的光芒。
在他们当中,曾经有过在杜睿麾下效力经验的人,已经不多了,大唐现在实行的经过杜睿改革之后的义务兵役制度,一般的列兵,只需要服满四年的兵役,便可以申请退伍,甚至有的时候,大唐军方为了保证军队的年轻化,还时常的进行裁军。
这些年来,大唐并无太大的战事,因此在他们之前,甚至有的将士,从军四年,都没有过效命疆场的机会。
不能上阵杀敌,建功立业,这对渴望为国效命的唐军将士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不过眼下这些唐军将士是幸运的,他们获得了这个机会,这个可以让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即使这个机会需要他们出得百死而得一生来换,他们也是无怨无悔。
军人是做什么,就是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不然国家每年花那么多钱,养着他们作甚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没有过战争的经验,不要说更远久的征伐吐蕃之战,就是距离眼下最近的与大食的厮杀,他们也都只是带着羡慕的表情,听军中那些前辈说起过。
那个时候,他们当真是满心的羡慕,现在终于轮到他们,在疆场之上,凭着一刀一枪,杀出一个功名来。
渴望出征的唐军将士太多了,辽东军,禁军,天竺军,安南军,安西军,无数的将士都盼望着能得到这份光荣,但是可以亲身参与其中的毕竟还只能是少数。他们这些人也是经过层层筛选,选出来的,可以说,他们都是各个军区大军之中精锐当中的精锐。
为国效命,征战沙场,这是每一个唐军将士千盼万盼方盼望的机会,尤其还是对大唐的世仇大食用兵,更是人人振奋异常,欢喜莫铭,要不是唐军的军纪极严,号令严明,他们早就放声高歌了。
大食,葱岭
这两个词是每一个大唐军人心中永远的痛,虽说事后杜睿率军入西域,奔中亚,四战四捷,将大食军队杀得灰飞湮灭,也算是报了大仇。
可是在每一个大唐军人的心中,这份仇恨,可不是用大食人的性命,就能够抹平的,十数万忠魂埋骨葱岭,山河为之变色,五岳为之颠倒,这仇恨已经深深的刻在了大唐军人的灵魂之中。
杀杀杀
只有杀得大食灭国,只有杀得大食再无男丁,这仇恨才算是熄了,而现在还早着呢。
击破大食,是大唐男儿的梦想,无时无刻都在激励着大唐男儿,如今他们已经站在了大食人的土地上,他们报仇的序幕已经拉开,当真是人人兴奋,人人战意高炽,恨不得插上翅膀,找到所能找到的一切大食人,与之决一死战。
“得得”
急促的蹄声响起,只见薛仁贵在众将的簇拥下,疾驰而来,现而今,他不过是三十多岁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白盔白甲,素罗袍,腰悬天子所赐佩剑,看上去威风凛凛。
薛仁贵在将士们心目中的地位虽然不及杜睿,却也是极高的,虽然不是杜睿那样获得了军神只好的神明,却也是差不了多少,征契丹,征三韩,跨海远征倭国,这些年来更是连年向北用兵,拓土何止万里,薛仁贵的威名早已名扬天下。
将士们一见薛仁贵到来,无是是挺胸抬头,眼睁瞪得滚圆,死盯着薛仁贵,等待着命令。
来到军阵前,薛仁贵一拉马缰,战马一阵嘶鸣,人立而起,停了下来,薛仁贵扫视军阵,对将士们的斗志很是满意,微微点头。
“弟兄们今天是个大日子”薛仁贵开始战前训话了。
这是出征的信号,薛仁贵一开口说话,将士们无不是兴奋莫铭,眼睛瞪得大了,胸膛挺得高了,精神抖擞,此刻就算面前是刀山火海,他们也敢闯,就算面前是十殿阎罗,他们也敢杀。
“今天是我军正式进军埃及,扫荡非洲的大日子”薛仁贵诠释一句。
“大唐万胜”
薛仁贵的训话为一片惊天动地的吼声所淹没,将士们难掩喜悦之色,扯起喉咙大声嘶吼起来。
“大食人窃据埃及十余载,现在这里该轮到我们大唐做主了,我们将把埃及从大食人的手里夺过来,将大唐的旗帜,插遍埃及的每一个角落”
“大唐万胜”
与大食开战,是大唐男儿的梦想,千盼万盼,终于盼到这一刻了。虽然早就知道了,然而,从薛仁贵的嘴里说出来,仍是让人欢喜,让人振奋,每一个大唐军人的心里,都是深恨大食,只要是与大食为敌,有机会手刃仇敌,他们就高兴,就兴奋。
“大唐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