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汉祚高门 分节阅读 239(2 / 2)

“路将军,你要做什么你可是答应了太保,你可”

王彬闻言后便是一愣,旋即便被两名兵士挟持着带下城头,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路永要做什么,当即便大吼道:“路永,你这寒伧卑流竟敢背信弃义,阵前倒戈”

王彬的叫骂声越来越远,路永心内虽是悲愤,神态却是落寞,示意兵士上前为自己解甲,两柄环首刀被缚在袒露的后背上,步履沉重行下城头。他也不愿一叛再叛,一日两叛,可是王彬的反应实在让他感到绝望。对方既然能够突破万余守军杀入城中,又岂会只是眼前这一点军力,他即便是施加阻挠,又能一辈子将人拦在台城之外

“将军”

众将士见状后,纷纷发声想要阻止,路永却将手一挥,打断众人之语,头也不回行向城门前。

这时候,沈哲子也示意兵众们暂时停止攻击,眼望着宣阳门被由内缓缓打开,路永一人独行至城门前跪下:“罪将路永,恭迎王师归都”

沈哲子冷笑一声,从身后接过一根马鞭,行至路永面前去,蓦地一鞭抽下,路永那袒露的肩背上顿时显出一道触目惊心的血痕

“住手”

城墙上路永部众眼见此幕,顿时目眦尽裂,已有脾气暴躁几人忍不住拉弓射下,只是那箭矢落点甚远,显然是意存震慑。

“好,好得很”

沈哲子看一眼城头,随手将马鞭抛至路永面前,旋即便转身行向自己的部众。

“使君留步”

路永悲愤吼道,抬头望向城头大喝道:“敢有对王师不敬者,军法立斩”

说着,他捡起那马鞭两手捧着,膝行上前涩声道:“罪将治军不严,请使君责罚”

这时候,沈哲子才转过身来弯下腰去,只是不接那马鞭,而是亲手将路永搀扶起来,解下自己披风盖在路永袒露的肩背上,反手抓住路永手腕笑语道:“路将军弃暗投明,举义献城,当与我趋至阙下,为你请功入城”

写到这一章,真的感觉规矩那种无形之力对人的约束。哪怕是现在,我们每一个人,人前和私下里都是两个人,当秩序不再时,人可以放飞自我,肆无忌惮,但是秩序回来的时候,每一个人俨然又被约束其中。就像前面陶侃出兵攻打苏峻,他接受的不是建康收复这个消息,而是秩序即将归来的讯息,所以他要抓紧时间端正态度。

第349章0347 一步之遥

台苑之间的太极前殿前面,正有两群人在对峙,其中一方乃是甲衣齐整、兵戈森寒的兵众,足足有数百人众,队列井然,严阵以待。

另一方阵型则要散漫得多,乃是一群手无寸铁之人,彼此之间似乎也有派系阵营的不同,不同于对面清一色的壮力兵丁,这些人当中不乏年迈、白发苍苍者,无论是人数还是阵势都处于明显的劣势。

然而,如今在气势上反而是那些武装整齐的兵丁们处于下风,手中刀锋枪刃甚至不敢直指对方,而是指向地面。对面那一众手无寸铁之人气焰却旺盛得很,一步步紧逼向前,指着对面的兵士们不乏大声斥责辱骂,更有冲动者甚至上前踢打那些看似精悍但却不敢还手的兵丁。

“逆贼匡术速速交出皇帝陛下”

“王师归城,叛军伏诛,匡术逆臣,若再敢挟君自重,我等必不饶你”

诸如此类的喝骂声不绝于耳,此时站在偏殿内的匡术脸色已经阴郁到了极点,握紧的双拳上青筋毕露,眉头紧蹙,两眼几欲喷火,望着旁边的沈恪恨恨道:“沈子明,你实话告诉我,沈郎究竟能否及时赶来外间那群情激涌,可是我一力担之”

沈恪也知匡术此时心情之恶劣和焦灼,外间那些台臣们一俟得知王师归都,脱困在即,原本的谨小慎微顿时荡然无存,一个个气焰变得嚣张无比。早先右卫将军刘超出殿去劝阻他们稍安勿躁,不要惊扰到了皇帝陛下,甚至被他们污蔑与叛将勾结要挟君自重,气得刘超连殿都不回,直接离开此处去寻找早前迁入台城的家人。

这些人心里打得什么主意,沈恪哪里不知,皇帝陛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交到他们手中。但眼见这些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姿态,沈恪心中的焦虑较之匡术也不遑多让。这些人各自投靠或推举某位重臣,凭他这一点薄名资历完全镇不住场面。

“匡君也知如今台城门户已被路永控制,维周难免要受阻挠。你放心吧,只要拖得过眼前,等到维周至此,自然能够稳住局面”

沈恪面色凝重安慰着匡术。

匡术闻言后却是冷笑道:“你说得倒是容易,那你教我该如何拖过眼前如今在这些人口中,我不只是谋逆的不忠之臣,更是背弃故主的不义之人物议杀人尤甚于刀剑,你让我如何能自安”

对于匡术的恶劣态度,沈恪也能理解。他能横下心来杀掉许方夺回太极前殿的控制权,心中存念自是戴罪立功,可是现在因为将一众台臣阻挠在外,可谓是犯了众怒。凭他这样一个在朝堂没有根基的降人,自然要担心犯了众怒之后再如何于江东立足。

“半个时辰,再等半个时辰如果维周仍然不能至此,我与你一同出迎王太保等诸公,想必维周他也能理解我等已是尽力了。即便是不论投诚之功,过往几月我于都中多赖匡君你善助保全,只要我一日不死,绝不负此恩义来日是罪是赏,我与匡君共担”

“我就再信你这一次”

匡术沉吟良久之后,才缓缓点头说道。旋即他便又吩咐部下调来一部亲信,虽然不敢对这些台臣动武,用血肉之躯将太极前殿堵得水泄不通。

眼见到天色渐渐放明,台臣们也渐渐焦虑起来,大量人上前去推搡排挤,更有人试图要抢过那些兵士们的兵刃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正在这时候,后方响起沉重的步履声,站在对峙外围的人回过头去,便看到数百精勇军士自南面缓缓行来。这些军士与太极前殿那些守卫们气势又不相同,一个个神情肃穆,身上甲衣还挂着未曾干涸的血渍,望去便让人凛然生威。

早在城外得知路永占住宣阳门,沈哲子已经猜到台臣们在酝酿什么想法,看到眼前这混乱场景也不觉有异,当即便扬剑出鞘,示意军士们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