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权臣徐知浩干掉了皇帝,篡位称帝,扯虎皮做大氅,给自己改姓李,叫李昪,说自己去向不明的父亲本性李,说他是李唐后人,建国也叫唐。
刘备扶额:“我真是中山靖王之后。”他有家谱。但徐知浩的家谱有一点点假。
有热心人士在地府寻找李昪官宣的历代祖先,找了很久,断断续续考证出有点假,奈何缺失了两个关键点,传承链上的父子投胎去了,这一下就无从考证。
本可以去找人卜算,但他们只相信证据。
人间现在本不挑剔出身,只要能给足钱帛,差不多的借口大家都能认了,但这个借口实在是太离谱。这小子太他妈不厚道了!李昪本来穷到当濠州和尚,被杨行密带回去当养子,但是被亲儿子们排挤,就给了大将徐温当养子。徐温本想架空杨行密的子孙后代,最后被养子徐知浩把皇帝杨行密和大将徐温的儿孙都解决了。
(汉高祖:不要蹭我大汉热度!
唐高祖:不要蹭我大唐热度!
扶苏:为什么没有人蹭我大秦热度!为什么!)
杨行密在阴间也是如此唾骂:“一个濠州的穷和尚也敢某篡称帝!三姓狗贼!”
朱温冷笑:“这有什么呢?还有皇帝想去当和尚的。”他在扫荡此处房舍时,还发现了很多卷佛经,据考察应该是梁武帝萧衍的遗物——因为上面有落款。萧衍又给自己写了度牒,还在屋里搭建了小小的寺庙,也不知道怎么这么虔诚。
谁也不知道,四百年后的濠州会出现另一个当上皇帝的和尚,只不过这个人得国很正,是在一片混乱中凭借实力,找到了老婆,搞定了天下。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濠州和尚甲天下!
……
冯道出使契丹时,别人都怕,不肯去。他坦然承担责任,耶律德光也早就听说他的名声,要出城迎接,被大臣拦住:“您是他主公的爸爸。”
耶律德光只好耐心的等,见了冯道相谈甚欢,厚赐冯道,冯道就赋诗纪念。
“别回去了!就留在朕身边!”
冯道和缓的说:“两国是父子,我在哪里都是臣子,一样啊。”
过了两年,终于允许他回去,他又跟人客气了几次,才慢慢的回国。回来不久,就想告老还乡。
石敬瑭坚决不允许,朝野中无论贤愚都尊崇冯道。
皇帝也很爱他,觉得他忠厚温柔,从无怨言。
冯道也就慢吞吞的做自己的事,逗人玩。和凝新买了靴子一千八,问冯道多少钱,冯道抬起一只脚:“九百。”和凝大骂小吏坑自己的钱,代购没有好东西。冯道等他骂累了,抬起另一只脚:“这只也九百。”
石敬瑭到地府之后,和李从珂互殴了几日,李克用等人并不参战。大家都很熟悉,以前在一个军帐里开过会,在一起喝过酒,还很多次。
朱温本想拉拢他,但李克用和李存勖联合声明:“不要把单人矛盾改成双方矛盾。”
朱温还没考虑好,石敬瑭断然拒绝了。
他侄子登基的消息穿来,石敬瑭都蒙了:“我那么大个儿子,托付给了冯道,他怎么能轻易易储?”
虽然不是很大,虽然不足十岁,那也是我唯一的亲儿子啊!
冯道的故主们纷纷发表感言,李存勖:“主少国疑。”
李嗣源:“你自己不争气。”
李从珂:“我们仨都封他为丞相,他凭什么单对你效忠?”
这话说的好像很有道理。石敬瑭陷入了良久的沉默之中,流畅的转移话题:“我一直想说一件事,从未见过庄宗唱戏,不知今日可否?”
第303章 武狄相会
说书人绘声绘色的说起汉皇帝刘岩有多么混蛋:“说起来这汉皇帝,除了我方才说的那些, 让大象把人踏为肉泥, 让老虎把人撕碎成吞吃, 他还有一件最坏的恶行!哎呀呀,说出来的都叫人害怕!粤地热毒, 瘴气迷茫,那个地方过去是什么地方?当年春秋战国时期,那个地儿叫做百越!百越的人可不好惹啊, 秦始皇厉害不厉害?当年派大匠赵佗带兵攻打百越, 这一去啊, 就没回来!啪!”
摔醒木!等茶楼的观众们扔了一波赏钱,二楼那威严压过风韵的大美人扔下来一贯铜钱, 差点把小伙计砸倒在地上。
说书人又绘声绘色的讲了一拨百越的风土人情, 又从赵佗带兵打仗、胜利之后秦朝重农抑商把商人流放过去、到后来秦朝灭了赵佗自立为王、降汉。百越就是岭南, 是自古以来流放犯人的地方。
又摔醒木, 又要钱。
灌水这种事古已有之。
李妙儿愤愤不平:“这些事谁不知道,还要他说?我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才能听见第三样死刑?说辽国的还不开始!”
武曌微微一笑:“只是你学过, 人们大多不知道。”能学到历史的, 那都不是普通农民。当年赵佗被吕后的制裁逼反, 自称南越武帝, 等到刘恒继位又被安抚劝降。不知道吕后见到赵佗时是否感慨良多。生前真有趣,素未谋面的二人,只是传递书信就能开战, 等到死后放在一起面对面解决问题,反倒有些不敢了。
“娘,你还真听得进去。”
武曌心说你是没当过皇帝,他说的只是废话,有些官员说的简直不是人话。
说书人很快就继续说:“百越这个这个地方除了山多、天热之外,最多的就是蛇。当地人也吃蛇,给皇帝进贡都进贡蟒皮!刘岩一看这个地方好啊,这蛇咬住人的时候,人挣命,蛇也挣扎,它怕咬不死这么大个儿的猎物!刘岩称帝之后改的名字呢,上面一个龙,下面一个天,龙是蛇祖宗嘛!他自从改名之后,应名变化,看见蛇就觉得亲近,看见人就觉得厌恶,收集了一百种毒蛇,什么金蛇银蛇黑色白色花蛇(省略‘蛇赞’),抓到那有罪的人,就丢进蛇窟里。不仅要扔下去,还要亲自观刑,手舞足蹈,激动时甚至会落泪!当年周兴来俊臣那些酷吏都比不过。”
武曌心中微微有些感慨,时间过去这么多年,她虽然不觉得当初用酷吏用错了,却难免有些尴尬——没有管好犬马。
理想状况下,他们应该做好猎犬的本分,找出谁要谋反,而不是逮谁咬谁。
一个胖老头急匆匆的走进了茶楼,虽然胖却轻盈,进门来抬起头往二楼寻找。实不相瞒,大部分的能臣猛将都是胖老头,因为在如今这个年头,吃胖的富贵的代表,不仅吃得饱还能吃胖,那多了不起。少量的非常清瘦飘逸,显得穷。
这人正是狄仁杰,一眼就望见了楼上冷冷往下看的武曌皇后。伙计过来问:“郎君是有约还是”“约了再上面”伙计带路掀开门帘露出藏在后面的楼梯,绕到二楼上,又殷勤的打开门:“夫人约的人到了。您请。”
门一打开,里面的布置仍是汉唐风格,地上铺着席子,供人席地而坐。楼上都是这样的正统古风,楼下才有高桌高椅,让野蛮粗鄙的人垂着腿坐着。
屋里只有两个人,年轻的小姑娘穿着黑地银丝的裙子,美貌懒散的趴在栏杆上往下看。
那中年美妇人轻松惬意的盘膝坐在席子上,石榴红的长裙上金丝闪烁,头上发髻如云,金簪宝钿珍珠花赫赫生辉,薄纱的袖子下隐约可见手腕上的金跳脱(弹簧状金手镯),上臂上的碧玉臂镯,另一只手上的琥珀镯子,都是奇珍异宝。容貌更是威严和娇艳并重,气势耀眼。
这是多年之后的再次之重逢,自从二人到帝镇之后,不是她出不来,就是他有事在忙,不得空闲回到都城相见。武曌倒是能直接过去找他,那又没必要。今日是终于约好了。
再次相见已不是君臣,二人之前都设想过很多次,见了面有什么话可说,对方会是什么态度,要不要先下手为强等诸多问题。见了面却觉得莫名的激动感慨。
气氛沉静的叫李妙儿缓缓移到角落里。
武曌手里拿着一把扇子:“不躲我了?四十年来才得一见。”
狄仁杰缓缓扶着墙脱鞋,迈步走上席子,跪倒在地,神色也有些复杂,只有长叹一声。“不敢,此前确实无暇闲。我时常思念您,不来见您,反而有利于您。”
武曌微微一笑:“怀英,你这招我用过了,可不新鲜。”
伙计:“小人多嘴,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这位郎君都给您跪下了,夫人您有什么不满,全看男儿膝下有黄金”
他这么猜测不是没有道理,见面双方都有显贵的气质,而且在他的认知范围呢,只见过跪自己老婆的,没见过跪别人老婆的。
“退下”*3
伙计利落的滚了出去。
狄仁杰只当没听见,解释了一下自己为何什么说不来见她反倒有力,因为武后现在要稳,越稳越好,急于联络旧臣,帮不上忙还会让高宗疑心。“天后有儿女承欢膝下,与天皇重逢,真是可喜可贺。”
“不错。坐吧。”武曌微微叹了口气:“当年你为我筹划,”话说到一半说不下去了,多亏当年没有立侄子做太子,这一切才有转圜的余地。哪怕给儿子改姓武,那都能圆回来,如果立了侄子当太子,那就全完了,下场绝对比李隆基好不到哪儿去。
狄仁杰顺势坐下:“受天后深恩,自然要为天后一人谋划。老朽学识有限,当初为的是祭祀,没料到帝王们死后能重逢。”
“你留下的五人策划政变,也是为我谋划?”神龙政变从上到下都有你的痕迹,好一个阁老,好一个国之栋梁。如果不是时至如今,你就是罪人。只可惜当前形势证明了你计划的不算太差。
狄仁杰早就想过她会问这些问题:“正是。”
武曌脸色微沉,等他开口。
狄仁杰等她问。
李妙儿:“狄老这话说的好有意思,你是同时忠于李唐和武周吗?”
狄仁杰回答的很婉转:“在我心里,天皇天后具是一体。恐怕天下人都是这样看的。”这也是当年武后称帝没有太大阻碍的原因。
武曌心里也明白,没有再细问,她可不会像个天真的少女一样质问‘在我丈夫和我之间你选择一个站队’,她自己都在努力把二人之间融合回去。
“故人难得一见,我有些事想要请教。不知道怀英如今心意如何,是否还肯为我谋划?”
狄仁杰拱手道:“除了教子之外,我都可以参详。”狄景晖害他生祠被毁这件事在人间令他心痛,到死后……经常被朋友嘲笑。丞相们闲的没事也会比较子孙,从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一代代的比下去,以此罚酒,杜如晦、房玄龄、李勣和他损失惨重。
武曌沉吟了一会,自己斟酒喝:“我在他们之中,总算是叛而复降,并不可亲可信。家父的行踪成谜,隐约刺探我的心事。阁老何以教我?”他还是很可信。
狄仁杰:“这和我预料的一样。天后如今实力如何?”
武曌:“修行是神鬼,但神鬼的高低不用,没有明确划分,我可算是入门,没有什么法术,能御风而已。判官的考试尚未通过。”就觉得阴律里不合格的地方应该改一改,这可能是职业习惯。“入股了几个商人的产业,家父也在为我经营。”
士农工商,商人如果不能行贿,那社会地位就不高。
狄仁杰又问:“诸帝后聚会时,您属于那一边?”
她同时属于皇帝和皇后,自然是两边随意走动,但皇帝们看到她时都闪避,帝镇中的皇后不多,除了太穆皇后和文德皇后之外,其他人见了她也有些闪避。自己开宴会情人来赴宴时,倒是都来了,只是并不热闹,也不轻松。除了一个李妙儿傻呵呵,其他人都有七分内敛。
狄仁杰仔细研究了一会,这又是不必要的担心,首先你没有权力,不用怕人篡权。
其次你占了先机,别人还没有得到神鬼丹,要等到天下太平才能有。
天后光看着别人见了她态度不亲,只要她一出场,就有些严肃,她没看到她不在的时候是什么样。就历史情况来分析,父子见面多尴尬,既是祖宗又政见不同,各自或杀或贬过对方心爱的大臣,外加人间的局势纷乱复杂,谁能欢笑起来?
武后为自己实力增长而畅快,他们有什么可畅快?
武曌:“你每次都说我多心。”
狄仁杰:“前些年唐又灭了一次,后唐末帝李从珂和后妃举火自焚,烧尽御用之物。如今传国玉玺消失不见,石敬瑭百般寻找,皆不可得,如今再不见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想当年,萧皇后持传国玉玺远走漠北,太宗继位后只能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慰藉。四年后李靖大将军击败突厥,携萧后及传国玉玺归国,这才有当年天后所用之宝。”
武曌点点头,被他说得也有些惆怅。
狄仁杰顺势给她破除了一波迷信:信什么传国玉玺?自秦始皇刻玉玺开始,这玉玺有什么神奇的非自然力量吗?谁‘永昌’了?为什么皇帝和天下人都要吧这方玉玺看作至宝?是不是很荒谬?字是秦始皇刻的,他大可以多刻几方,难道个个都与众不同?国家兴亡在于皇帝是否仁爱,仁者天命所归……只要武后坚持仁爱正直,自然无敌。
聊了许久,只觉得耳目一新。
下方说书人开始说起辽国故事,这是个长篇连载,三个月前开始说,今日终于说到辽主耶律阿保机去世,皇后述律平临朝易储,大皇子二皇子都是亲生的,但她只喜欢二儿子耶律德光,不仅易储,还把支持大皇子的臣子们都送去阴间‘服侍先帝’,也不知道辽主看到送过来的大臣有何感想。辽国那片土地原本是突厥,现在换做契丹人,占据的地方也更大,把吐蕃也占据了。所以现在突厥吐蕃两地府互相连通,辽国再过百年不灭,这两地府就要改名了。但吐蕃地府和中原地府也有门,凡事优秀的说书人,都要冒着危险跑过去打听消息。
插着讲了一段之前阎君的行动,派兵前往对峙,就幽燕十六州的鬼魂的归属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争!
说书人把话题拉回来,继续说:“这位述律平皇后真是了不起,此前说过她辅佐辽主,设下鸿门宴,力斩七部首领,又举荐韩延徽这一能臣。到现在为了执政,效法则天皇后,诛锄异己,逼大臣们殉葬!辽国的臣子不甘殉主,蝼蚁尚且贪生,何况那有才华有本事的大臣,就质问辽皇后‘我们大王素日最亲近皇后,朝夕不分离,皇后您怎么不殉葬服侍先帝呢?’这话一说,满堂上下几百双眼睛都盯着辽皇后,看她如何应对!辽后述律平纤纤素手,缓缓握住鲨鱼皮鞘金刀,拔刀在手,环顾四周!”
啪!
摔惊堂木!
就断在这儿了!
这故事很有名,很多人都知道,辽后果断砍了自己一只手,放在棺椁里给辽主陪葬。可是说书人的语气表情引人入胜,把人的心都勾住了!
李妙儿来这儿就是等这一场书,这个年轻人长得好看,绘声绘色的一讲,令人入迷。
武曌和狄仁杰对此没什么兴趣,一起离开了,先去太学看一看如今调整的课程。太学祭酒刘秀这些年一直在给刚死下来的人调整教科书,致力于让他们明白,忠君爱国不是为了钱,忠心不是商品,不能搞什么价高者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