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愣着没动。
郭氏听到放人急了,“爹,不能放六丫头啊,放了如何给崔家交代,还有六丫头的丫鬟,无法无天的……”
“闭嘴,你胆敢再提惩罚六丫头,就自己搬庄子去。”祝老太爷恨恨地瞪郭氏一眼,若不是郭氏怂恿,六丫头还关在祠堂里,局面不会这么僵。
“老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祝老太太急了。
“你自己看!”祝老太爷将信塞到老太太手上。
“祝家为礼数大宅,犬子独自居绥陵县,吾等担忧,若祝家方便,可否收留犬子数月,且犬子顽劣,伤病难断,知祝家六小姐身怀医术,望六小姐替犬子诊治……”
留章是崔家大老爷的。
祝老太太盯着信足足读三遍,心砰砰跳,令董氏扶她出去,她要亲自安抚六丫头。
……
庭院里围着祝妤君和春桃的婆子很快散开,祝老太太身边的秦嬷嬷抬手打那些婆子,“谁让你们在这里的,六小姐身子金贵,被你们伤了怎么办,怎么办!”
婆子们抱头乱窜。
祝老太太很生气,非但不阻止秦嬷嬷打人,还言要扣婆子们月钱。
祝妤君歪着脑袋想了想,东府人态度的转变大约是因为先才的信。
月色朦胧,旁人看不清她的表情。
祝妤君一把搂住春桃,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祝老太太腿脚变得利索,不用搀扶,三两步走到祝妤君身边,担忧地问道:“君儿怎么了,是不是有哪里伤到?”
“伯祖母,孩儿吓坏了,以为伯祖母要打孩儿,辛亏有春桃。”祝妤君嗷嗷哭得伤心,反正夜色下没人看的清她有没有流泪。
“傻孩子,伯祖母哪里舍得真打你,吓唬吓唬你罢了,至于春桃……嗯,春桃是个忠心的好丫鬟,有她在你身边伺候,伯祖母放心了。”祝老太太眼见祝妤君将春桃搂得死紧,哪里敢提春桃将她院子大半婆子打伤的事。
“伯祖母,我爹呢,我爹还在祠堂,爹也被打了!”祝妤君继续嚎。
祝老太太被嚎得眼皮子直跳,老五怎么会被打?那些婆子办的什么事。
“快,快去放老五出来。”
交代完,祝老太太轻轻拍抚祝妤君后背,“孩子别怕,没人敢打你和你爹的,随伯祖母进屋,哎,这又饿又吓的,你伯祖父是狠心了些,可他也是怕你养成骄纵性子,一时急坏了……我已经责怪你伯祖父,他正心疼呢。”
祝老太太牵着祝妤君进内堂,内堂里众人的态度都变了。
祝老太爷一脸赞许,董氏一脸欣慰,先才不停跳脚的郭氏,像被霜打的茄子,站在一角懒懒地没说话。
祝祥渊很快被请来,他可不好哄,脸阴沉沉的,见爱女安然无恙才稍霁。
厨房送来好菜热汤,祝妤君亲自替她爹夹菜。
内堂众人默契地没提那封信,祝妤君也不好奇,她只管吃饱肚子回去休息,到时自有人求她。
第45章 安抚
祝妤君回到碧云居,见小张氏、祝妤桐、周嬷嬷等人神情焦虑地站在庭院。
“小姐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周嬷嬷双眼通红,知晓小姐要被家法,她们都急坏了。
祝妤君没心没肺地开起玩笑:“本以为只是关祠堂,没想到差点儿被打,幸亏春桃勇猛,我也福大命大。”
“你这孩子,竟是一点也不害怕。”小张氏拭了拭眼角,“往后遇见那些贵家的,我们好生说话罢,实在不成,见了礼躲开或者不开口便是。”
“好,这次是孩儿不对,没有思虑周全,往后孩儿听娘的。”祝妤君歉疚道。
“你好意思说没思虑周全,我看你算盘打得比谁都响。”
祝妤桐撅起嘴,在知晓父亲跟进祠堂,有丫鬟盯梢没法偷偷送饭时,她也忍不住抹泪。
“八妹宽宏大量,我真知道错了。”祝妤君双手抱头讨饶,滑稽模样惹得一众人又哭又笑。
周嬷嬷看向仍紧紧握着大棍棒的春桃,叹气道:“春桃这丫头听到小姐被婆子拖走,也不知从哪儿寻摸到的棍棒……”
府里长辈惩戒晚辈,符合伦理纲常,春桃拿棍棒打趴长辈房里下人,却是大事。
祝妤君遇到麻烦时,周嬷嬷等人干着急却无计可施,衬得春桃鲁莽的忠勇格外难能可贵。
祝妤君笑道:“春桃实是勇武,可惜你们没瞧见,多亏春桃拖延时间,我才免受皮肉之苦。”
夸完祝妤君回头朝春桃交代道:“春桃下次行事前,先问问周嬷嬷或者香巧,今儿我两运气好,若没有忽然送进合寿堂的那封信,都得遭殃。”
“反正在奴婢倒下前,没人能伤害小姐。”春桃雄赳赳气昂昂地说道。
“谢谢你。”祝妤君拿下春桃手中棍棒,“已经没事了。”
回到屋子,祝妤君劝小张氏去陪父亲,父亲所受打击不小,东府人的无理及炮制坊之事,想来该令父亲产生怀疑了。
……
小张氏离开后,崔公子请六小姐医治,并将借住祝府的消息便传到碧云居。
祝妤君正在沐浴,青丝如瀑散在光洁的脊背,朦朦胧胧水雾融了豆皂清香。
听到消息,祝妤君的惊讶不亚于刚收到信的祝老太爷,她原以为那只是一封感谢信。
诊治也罢,为何住祝府?
东府人与崔家往来频繁非她所愿,她已指出崔元靖病症所在,崔家找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大夫诊治即可,真真是多此一举。
祝妤君闷闷地将半张脸沉入水中……
……
翌日天蒙蒙亮,合寿堂的桂枝候在碧云居厢房外请人。
老太太唤六小姐过去用晨食,可麦冬言六小姐昨儿受惊吓,一直无法入睡,天将亮才开始迷糊。
桂枝以为麦冬是三太太的人,相信了祝妤君被吓到失眠一说,哪里知道麦冬早已投诚,有老太太的交代,她不敢催促。
祝妤君照旧卯时末刻醒来,听闻桂枝在外头等了小半时辰,笑嗔麦冬调皮。
梳洗妥当随桂枝到合寿堂,祝老太太再次就昨日事情安慰祝妤君,而不阴不阳的郭氏,也变回曾经‘疼爱’侄女儿的三伯娘。
“我早说六丫头是姐妹里最聪明的,学几日医术,便有了大用处。”郭氏笑道。
昨日郭氏回桂兰院仔细思量一番,她的儿子祝明灿与崔二公子年纪相仿,若能趁崔二公子在祝府这段时间打好关系,成为至交好友,明灿在老太爷和老太太心中地位必大不相同,而她女儿也是娇滴滴的人儿,孩子间相处多了,指不定有多大福气。
崔二公子到祝府是请六丫头看病,六丫头于祝家有用,她还傻傻地去作对不成?反正五房在他们府里跑不掉,不急于一时。
绕绕弯弯的好话说了不少,祝老太太终于提到替崔二公子诊脉。
“……昨日君儿单凭‘望’便断出崔二公子身上微症,可见君儿确有天赋,能人所不能,既然崔家信任我们,令崔二公子入住我府,那么君儿定要尽力为崔公子诊治,不能辜负崔家的信赖。”
祝妤君夹了只水晶虾饺放入祝老太太瓷碗,“伯祖母放心,崔二公子的微症其实不能算病,只是放任不管引发鹤膝风的可能性极大罢了,待孙女替崔二公子开几服药,保准崔公子不出三日完全恢复,无须再住府里。”
“咳、咳。”虾饺太滑,险些将祝老太太噎着。
祝老太太放下碗筷,苦口婆心地说道:“君儿啊,替崔公子解患是对的,但是呢,君儿该明白,病不是治愈便万事皆休的,君儿懂不懂药膳?”
祝妤君点点头。
祝老太太很欣慰,“懂就好,既然崔家信任,到时君儿要替崔公子调理好身子,多开点药膳,多吃几个月。”
“是啊,若君儿不得空,可以让你五姐负责每日药膳事宜。”郭氏连忙在旁说道。
祝妤君想起崔二公子那双灿若明星却充满戏谑不羁的眼睛,心下冷冷一笑,祝老太太和郭氏是巴不得崔二公子住下别走,最好再住成她们的女婿吧。
祝妤君虽不希望东府与崔家有过多交情,但既然眼前境况改变不了,她便往好的地方想。
崔元靖在祝家的这段时间,祝老太太和郭氏不敢对五房怎样,她可将心思全部放在西府产业上。
毕竟再过三年,北地将乱。
对于北地的百姓,除了医术上的绵薄之力,旁的她不知道荣亲王军队为何会垮,亦阻挡不了瓦刺入侵,她目前唯能护住家人,尽快脱离东府控制,收回属于西府的产业……
祝妤君喝完粥,想起什么,与祝老太太说道:“伯祖母,待崔二公子到了,孩儿在合寿堂替崔公子诊脉。”
在合寿堂便是在她身边,祝老太太满口答应,“可以,君儿考虑得很周到。”
……
崔二公子定在未时入府,时间尚早,祝妤君用过早饭无事先回碧云居。
刚出月洞门,祝妤君听见有人在喊她,是大太太董氏。
董氏一大早亲自盯下人收拾清墨居,这会大约是布置妥当了,故来向老太太汇报。
“君儿稍等,伯娘有话与你说。”
董氏朝祝妤君走来,笑容里有几分歉疚。
第46章 入府
“大伯娘。”祝妤君朝董氏见礼。
董氏理了理祝妤君鬓发,“好孩子,昨日事情,大伯娘没能帮上忙,实是过意不去。”
“君儿知道大伯娘劝了伯祖父,可伯祖父在气头上,什么都听不进。”祝妤君道。
“幸而是虚惊一场。”
董氏感慨完稍作停顿,又放低了声音道:“君儿,安阳城北郊宝盖山庄子是你父亲的,你父亲念书,前些年一直是你伯祖父和大伯父代为打理,宝盖山上作物照你亲祖父安排,半山药田栽玉竹,山脚药田栽枸杞,山顶松林养松茯苓,还有几百亩药田分种甘草、枳椇子、柏子仁等等数十种药材,几十年没变过,毕竟天时地利,药材品相好,年年丰收……不过前段时日你大伯父忙不开身,老太爷让你三伯父接管了庄子,你三伯父似乎有改种粮食的打算,照理此事大房不该过问,但庄子毕竟是你父亲的,你大伯父想与你父亲说一声,但你父亲不是出门便是关在书房里。”
董氏无奈地笑了笑,继续道:“现在君儿长大,药理、医理比府里谁都懂得多,得机会君儿问问你父亲,是否同意改种旁的,若有疑意,可与你大伯父商量。”
祝妤君似乎没听懂董氏话中深意,甜甜地笑道:“孩儿会与父亲说的,谢谢大伯娘。”
“好,那我继续忙崔二公子过府的事了。”董氏疼惜地拍了拍祝妤君肩膀。
祝妤君让至一旁,请长辈先行。
董氏身影隐入合寿堂的树荫下,祝妤君笑容淡去,转身回碧云居。
董氏原先为了避嫌,鲜少与五房接触,现在大约是看在她替祝妤瑛诊脉开药的份上提醒。
宝盖山是东西两府所有庄子里最大的,庄里种植的作物品相好收益高,老太爷和三伯父何必费心思去换作物。
所以东府想换的并非作物,而是祖父走后庄上留下来的老人。
不再种药材,庄子里只会培栽和炮制那几味药的老人便没用了。
祝妤君微眯起眼睛,是安阳城瑞丰炮制坊令东府人起了警觉。
炮制坊安掌柜为西府老人,关键时候向着她父亲。
崔二公子过府,东府人不便在府里对付五房,但旁的庄子、铺子,却可以下手。
看来得给东府人找些事情,让他们暂顾不上宝盖山庄子。
……
未时刚过,两辆崔家马车停在祝家大门前。
崔元靖的小仆僮三宝一脸兴奋地站在祝家大门外,回头问崔元靖,“公子,三宝能见到那位漂亮的小姐吗。”
崔元靖百无聊赖地点点头,斜眼看大门上方阔气的黑檀牌匾。
放着好好的庄子不住,到祝家当客人,至于膝盖微症,安阳城里经验丰富的老大夫能不比祝六的医术强吗。
他是傻了吗?当然不是。
他是看不惯祝妤君那副清清冷冷什么都不怕的模样,惹不急她,他的心就火烧火燎的不得安宁,他决定在祝家住到将祝六惹哭并向他求饶为止。
在厢房看书的祝妤君不知道崔元靖心中所想,若知道定觉得自己何其无辜,无冤无仇,好似八字不合。
……
祝祥茂领几位小辈迎接崔元靖,祝家下人小心翼翼地将箱笼抬入清墨居。
拜见过老太爷和老太太,董氏、郭氏陪崔元靖到清墨居,祝妤婷亦跟在郭氏身边。
院子是董氏布置的,布置的奢华精致,董氏没开口,郭氏却关切有加,让崔元靖有什么缺了、有什么不习惯的,尽管与她说,祝妤婷亦在旁应和。
董氏见崔元靖身边除了三宝,只带两名丫鬟,两名仆僮,担心院子里伺候的不够,又安排六位下人在清墨居供崔元靖差遣。
郭氏和祝妤婷这对母女叽叽喳喳的,崔元靖毫不掩饰的他的不耐烦。
董氏忙请崔元靖休息,不顾郭氏的不甘,带一众人离开。
……
入住当日崔元靖不着急去找祝妤君。
他不开口,祝家人也不能催他诊脉治病,直到用夕食前,崔元靖都躺在矮榻上睡觉和吃东西。
主子没事干,三宝却闲不住。
随便拉个仆僮带他到院子瞎逛,仆僮以为三宝是要替崔二公子熟悉祝家,非常殷勤。
走了一个时辰,仆僮渐渐发觉不对劲,譬如某处曲水流觞分明已来过两次,可这崔家下人却没有任何印象,反反复复、来来回回,整个院子逛了至少三遍,三宝仍什么都记不住。
仆僮不明白为什么作为世家嫡子的崔二公子,身边会有个脑子……额,不太灵光的下人。
仆僮决定带三宝回清墨居。
不料临到清墨居时,三宝精明了,囔囔回去面对公子一人好生无趣。
仆僮擦一把冷汗,哪有下人敢埋怨主子的,看来崔公子脾气不像外面传的那般坏啊。
三宝抬手挠脑袋,“嘿,那位替我家公子治病的小姐住哪里,你带我去找她。”
“你说六小姐?”仆僮为难地砸嘴,虽觉不合适,可大太太交代他们对崔二公子和崔家下人,要有求必应。
“六小姐在碧云居,离这处有段距离,我带你去。”
到了碧云居丫鬟言小姐在琉璃院书院,仆僮只能再带三宝去琉璃院。
……
今日和崔元靖一起到祝府的,还有祝祥渊从安阳城定的蕙兰苗。
父女俩栽好蕙兰和芍药,坐在花圃旁的石桌上喝茶说话。
“五老爷、六小姐,崔公子身边小僮,求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