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青梅太子妃》TXT全集下载_3(2 / 2)

三刻过去,陈莹仍未到,萧崇礼有些心急,走到当铺外张望了一番。

陈莹没见着,倒是见着了王言程,看情形,似乎是为新宅添置家具来的。

王言程轻摇折扇左顾右盼的,身边的小厮牵着辆马车,后面数十个仆从的手上也都捧着新物品。

萧崇礼扯了扯嘴角,心说不愧是王家的嫡孙,王家就算失了封号离了都城,也依旧是家底丰厚的皇亲国戚。

“这不是萧大人么?”由身边小厮的提醒,王言程一下子就发现了萧崇礼,走近后,微笑着向对方行礼,“许久未见是否别来无恙?”

萧崇礼还礼后,颔首笑答:“在下若抱恙,也不会独自一人跑出来了。”

当他重新抬起头来时,却发现王言程他们早已走远,这样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目中无人至极。他脸上的假笑顿时僵住,双拳默默收紧,却也只能受此屈辱。

话说——他们俩是同年科考的,一状元一探花,年岁相近,如今又都是七品,城中人常讲他们放在一起比较。

无论是从私人角度还是复国大业方面,萧崇礼都觉得此人碍眼极了。

萧崇礼平复好情绪之后,回到当铺继续等候陈莹,心里幻想着如何使计让陈莹心甘情愿嫁给自己,然后就方便他对王言程下手了,再然后是太子……

当铺掌柜道:“当家的,天快黑了,陈姑娘不会是没收到消息吧?她回了陈家,鸽子飞错地方也说不准。”

“不可能。”萧崇礼眉头紧皱。

外面行人的影子慢慢变长,他无聊地陪掌柜品茶,或是趴在桌案上休息。

他倒了一杯又一杯的茶水,直到喝完了,天黑了,他困得打哈欠了,陈莹还是未出现。

最终他只好接受现实,在当铺关门前离开了。

过了几日,萧崇礼忙完公务,从官署中出来,回到萧家好生打扮了一番,带着提着大雁萧老爷和一名中年妇人出门。

他们要去的地方,是陈家。

“真的要提亲?”萧老爷问。

萧崇礼笑容微冷:“那是自然,无论成不成,都是对我百利无一害的。”

他们到府门口时,刚好遇上陈二郎回来。

陈二郎以为萧崇礼是来娶膝下哪位庶女为妻的,顿时喜出望外,紧跟他们左右,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三个才是这家的主人。

“不知萧大人看上的是哪位小女?”

萧崇礼没说话,反而是萧老爷把陈二郎拉到身边,悄悄道:“陈大人有所不知,崇礼和陈莹姑娘有过几面之缘,他还是对陈莹姑娘不死心呢。”

陈二郎心里失落,面上却未显,依旧是笑呵呵地把他们迎进厅堂中。

“快叫老夫人出来见客!”他吩咐身边仆从。

陈老夫人近日身体不适,但一听是萧家嫡子来提亲,要娶的仍旧是陈莹,她就只能强撑着身子赶去厅堂。

萧崇礼主动行礼:“崇礼见过老夫人。”

老夫人一来就打量着他,看上去,倒是个眉清目秀的佳公子。

双方开始交谈,萧崇礼的言行举止都十分得体。

陈家的二房、三房两对夫妻也来了,看萧崇礼的眼神里,多少都带着些许欲望。

陈莹打扮成丫鬟模样,在角落里把每个人看得清清楚楚。

老夫人:有人愿娶孙女,愿对她好,这当然是好事。若错过了这门婚事,孙女怕是会后悔终生。

二郎和三郎:这就是前途无量的状元郎呀,能和他攀上关系,未来定能飞黄腾达。

二人的嫡妻:要是有生女儿多好,不然这美满姻缘不会白白便宜了陈莹。

陈莹此时竟然有点庆幸,还好自己没有做成太子妃,不然麻烦事更多。

至于萧崇礼,这人表里不一,惯会俘获人心,想起前世种种,陈莹一看到他便觉得恶心。

朱氏与陈二郎交换了眼神,忽然开口道:“娘,该是用饭时间了。”

老夫人点点头,苍白的面容上挂起一抹淡笑。这个孙女婿她满意得很,为了孙女的将来,她决心替孙女答应这门亲事了。

这回可不能再由着孙女胡来。

老夫人对萧崇礼等人道:“你们一路辛苦,也留下来一起用饭吧。”

“那晚辈就先谢过老夫人了。”萧崇礼也笑道。

老夫人叫贴身丫鬟去嘱咐厨房的人做饭,陈莹却徒然冲出来把丫鬟拦住了。

众人这才认出她,个个面露诧异。

按提亲的礼节和规矩,陈莹是不得露面的,而且以是否留男方用饭为示意,表明提亲的结果。

老夫人留萧崇礼用饭,那等于是答应了提亲,陈莹岂能不着急?

“你怎能在此?成何体统?”陈二郎装出一副替大哥教训女儿的样子,指着陈莹的脸嚷嚷道。

如果是上辈子,陈莹这时候肯定慌得要掉眼泪了,可这辈子她看清了二叔父的嘴脸,又怎会再被他吓唬到?

她早就预感到萧崇礼没这么容易死心,所以一直叫人在府门口盯着。

盯到萧崇礼来提亲了,她就赶忙换上仆从的衣服,找时机溜进了厅堂,看他们准备耍什么花样。

“我以为我之前说得够明白了,没想到萧公子还是来提亲了。不知是叔父传达有误,还是萧家执意如此。”陈莹走到厅堂中间,环顾周围人的脸色。

“那我再说一遍吧,我不嫁人。”

少女的声音清亮有力,仿佛有一种令人陌生的底气。

没人知道,她前世是如何在如履薄冰的东宫中,磨出这份底气的。

“莹莹,胡闹!”老夫人斥责道。

“祖母,我没有胡闹。”陈莹到厅堂外,喊碧珠,“去把义祖父送我的刀拿来。”

碧珠脚步迟疑:“小姐……”

陈莹推着她,小声道:“去呀!放心,不会闹大的。”

碧珠撇撇嘴,心说您上次逃婚也是这么说的。不过碧珠还是最听陈莹的,马上就捣腾着步子跑到东厢房。

不一会儿,刀就拿来了。

陈莹拔出刀,反复审视着刀身:“我义祖父说了,谁要敢让我盲婚哑嫁……”

刀身反射出她的目光,竟是有些凌厉。

萧崇礼对她的反常感到震惊、感到不安,但他却不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质问她。

未婚男女常常私会,这对他来说也是败名声的事情。

萧崇礼佯装镇定,低着头道:“既然陈姑娘仍选择拒婚,那萧某无话可说。爹,张媒婆,我们走吧。”

他们起身,头也不回地走了,陈二郎他们万分不舍地想挽留,却被陈莹手里的刀吓得不敢过去。

他们这辈的人都很清楚,这寒月刀刀下亡魂无数,杀过敌,也砍过血亲……

如今虽在陈莹手里,但她背后的王家还不是轻易得罪得起的。

当晚,萧崇礼思考许久,他怎么都没想通陈莹的态度转变,难道是有人告诉了她什么?

这又怎么可能呢?他在朝中的人缘极好,不曾轻易树敌,更不曾暴露自己的派别。

萧崇礼吹灭蜡烛,毅然做出决定:

陈莹这颗棋子突然不好用了,那只好——毁掉。

不出三日,大街小巷都在传一则消息,就是萧家向陈家提亲,被陈莹拒绝的事情。

这事本质上只是两家私事,可是在陈莹逃天家婚事的前提下,其影响力可就不小了。

茶楼里,客官们对此事议论纷纷。

“说书的,陈家女拒萧状元提亲的事情,你听说了没有?”有人问。

说书人擦了擦额角的汗,视线瞥向东边角落里的两位公子,轻声回眼前的客官:“听说了,但这又不是故事,没什么好说道的。”

这人手里提着个茶杯,摇头感慨道:“哎,要我说那位陈家女真是不识好歹,太子也就罢了,毕竟未来有三宫六院。她不肯嫁萧家,这才真是糊涂,萧家嫡子明明是封侯拜相的料,她竟不要!”

然而就在他刚说完,身后就走来个看上去玉树临风,脸色却阴沉至极的青衫公子。

“阁下这么欣赏萧家,不妨扮作女装去自荐枕席?”

作者有话要说:以后更新时间改在中午12点准

第9章 求旨

“你谁啊?”客人回首,用不善的眼神打量着楚墨玉。

“你又是谁,有什么资格对别人家的事说三道四?”楚墨玉挑了挑眉道。

陈莹拒了萧家的提亲,那不是错过荣华富贵,而是躲过了一劫。

楚墨玉今天听闻这消息,正替她庆幸着呢!

还有,什么叫“太子也就罢了”?他东宫里如今还没有一位侧室,如何就“未来三宫六院”了?

说书先生忙拦到两人中间,好言好语地劝道:“二位客官息怒,且听在下说个江湖故事,给二位静静心!”

楚墨玉转身,皱眉道:“不必了,我来这儿不是为了听故事。”

那位客官对着楚墨玉的背影淬了一口,说书人却在心中默默替他捏了把汗。

“表兄,我们走吧,时候不早了。”楚墨玉走到王言程的座位旁。

王言程起身去付钱,跟他擦身而过,勾着唇角道:“你来这儿不就是要听旁人怎么议论她么?”

楚墨玉别过头不理人,走出茶楼时也一路沉默。

王言程跟在他后面。

说书人站在台上,恋恋不舍地目送他们。

说书人和王言程认识,所以才晓得楚墨玉的储君身份,更是提早准备了不少奇闻异事。

谁料就这么被人搅和了……

楚墨玉和王言程离开茶楼后,上了来时坐的马车。

俩人在车舆中,便可以说些自家话。

“拒个提亲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却弄得丹阳城人尽皆知,真不知道萧家意欲何为。”王言程托腮沉思道。

楚墨玉冷静分析:“这样一来,陈莹的婚事受阻,世家们恐怕一时半会儿不愿意找她定亲。”

这虽然是上辈子没发生过的事,但可以确认的是,萧崇礼准是没安好心。

王言程笑道:“也许正合了她的心意。”

楚墨玉道:“可我看她的家人着急得很,这次拒了萧家,下次再来个比萧家更差的其他人家,岂不是没完没了?”

成亲这种人生大事,躲得了一时,躲不过一世,陈莹已到适嫁之龄,早晚要嫁人的。

上辈子在陈莹执意要当太子妃之前,楚墨玉也替她考虑过这个问题。

“所以……殿下准备给她安排一门婚事?”王言程凝着眉看他,目光中似乎有几分困惑。

楚墨玉一愣,让陈莹嫁给别人么他。

他忽然很不甘心:自己重活一世,如果她的身心都留不住,那比上辈子还不如。

他自嘲地笑道:“我有什么资格安排她的婚事?”

王言程想了想道:“怎么没有?你是太子,只需和圣上随便一说,便能决定很多人的婚事了。”

“这不太好吧?”楚墨玉顿时纠结起来。

一个逼婚的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

逼陈莹再嫁他,凭储君的身份,他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陈莹恐怕依旧不愿意……

马车驾到王言程的新宅,王言程下车和楚墨玉告别。

楚墨玉敷衍地点点头,思绪还沉浸在如何安排陈莹婚事的迟疑中。

回到宫里后,他开始最近的处理政务,本来已经渐入佳境,把私人烦恼抛之脑后了,谁知道突然批阅到一本关于民间姻亲的奏折。

说的是渝州一名解元,与心爱之人同姓,不可通婚,把爱人拱手让人后十分后悔,于是他上书渝州知州,知州拟出了这本奏折,希望能废除“同姓不婚”的条例。

“这人真是可怜。”楚墨玉把这本奏折放到单独一边,准备到坤宁宫用晚膳时,问问母后的看法。

这世上买不来后悔药,他可不想跟这名渝州解元一样,等到把心仪女子拱手让人,才追悔莫及。

晚上,坤宁宫。

皇后听了这本奏折的大意,淡淡道:“这事去求你父皇,他准会马上答应,至于你的婚事……

“其实他也没怎么在意,想娶哪家姑娘你自己定。”

说罢,皇后拿起筷子,认真用膳,不再多言。

“儿臣明白。”楚墨玉想了想,大致认同了皇后的建议。

他的父皇是古今帝王之中的奇人:明明在前朝乱世时是少年英雄,开国初也是勤于朝政的明君,可如今却成了对什么都不上心的人。

楚墨玉在看到那本奏折之后,便下定决心依旧要娶陈莹为太子妃了。

估计只要多求几次,父皇就会愿意下旨赐婚的。

***

晚春时节的丹阳城雨水多,但在没下雨之前却有些闷热。

陈莹自从回到陈府,还没出过一趟门,每天除了在闺房,就是在府中空地上和堂弟玩蹴鞠。

可堂弟最近忙着读书,而且二婶也不大情愿让堂弟跟她玩。

因而最近,陈莹无聊得很。

倒是碧珠,和伺候老夫人的一等丫鬟秋雨成了朋友,偶尔说说笑笑,使得陈莹羡慕。

清晨,陈莹去给老夫人请安,难得没瞧见秋雨。

“祖母,秋雨呢?”

今天伺候祖母喝药的,是另一位丫鬟。

老夫人喝着药,一时半会儿没回陈莹,不过碧珠道:“秋雨姐姐说她今天要去给老夫人买药。”

“已经去了?”

“估计还在问二房夫人拿钱。”碧珠道。

她虽没来陈府几日,但通过和秋雨的交流,已经对陈府了解了个大概,府中的大部分事宜由二房夫人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