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骨头和废掉了似的。
对此,向君华无限怨念,心说自己这是老了吗?年纪轻轻的就直不起腰了?
然而话说回来,骨头疼也无法阻止他打开心魔网的动作,然后顺势一个葛优瘫,窝在房中软塌顶上刷起留言。
最近一阵子《剑气冲霄》都没有更新,不过无所谓,不用管它!
无视书评区留下的血淋淋的催更刀,自从收获第一笔启动资金后,向君华就不是太在意这方面的收益,左右自己还写就是了。
就这样眼也不眨的变成一只合格的鸽子,大拇指划啊划啊,翻到了最近的几个私人频道里。
打开之后的第一眼,果不其然是冯晓那个话痨。
挠挠头,向君华戳了下。
久违的使用大号登陆,冯晓好友列表中,只有几个人的分组几乎是立刻亮起来。
向君华试探的发出一派省略号,对面差不多秒回。
冯小心:大哥!大侠!大佬!你总算回我了!!!
向君华:吐魂.jpg!
冯小心:???!
向君华:证明我其实是半死不活。
冯小心:←_←
向君华:^v^
冯小心:看你这么精神我也就放心了,先前你突然消失,我也在一团混乱中出现在天启境外。后来我打听打听,据说是这次天启境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变。有消息说是某个上古妖皇打上门,天启境一时半天流火,半天花落。不少人都走失到别处,至今没有把人找回来呢,我猜八成以各种方式陨落了,咱们这一界正是犯了太岁,太倒霉了!
向君华:倒霉?不至于!
冯小心:当时咱们被困在黄泉小境界内,安全是安全,但却错过好多精彩场面。有些倒霉蛋现在还被家里长辈关禁闭,只能上心魔网打发时间,这些就是我从那些人发的帖子上翻出来的。唉,修真界安逸了这么多年,好久没有主宰大动干戈了。上一次这么热闹还是那位大帝出现,镇压妖龙的时候。
向君华:比起这些,我猜你更关注的是别的。
冯小心:哎嘿,你真了解我。不管怎么说,这次虽然闹的大,但大家的收获肯定比往年多。
向君华攥着心魔石想了想,不记得冯晓途中有偷偷拿走什么东西啊?
闹不明白,他索性直接问出口。
冯小心:灵物灵石虽然是宝贝,但真正值钱的可从来不是这些东西!
冯小心:是法则!法则!
冯小心:到了元婴期就要开始考虑由人蜕变成仙的法子了,一旦过了门槛,法则就是修行之路上的指路明灯!像大乘期的修士,他们已经有资格创造一方洞天福地,但是有资格只是天道给你批个条子,说你可以这么办,可有没有能力办?就要看你对法则领悟多少!
冯小心:举个栗子,你想造个世界总不会连石头都不会做吧?大乘期修士别名地境基石就是这么来的,框架不稳,何况起高楼,盖大屋,创造世界!
向君华眨眨眼睛,回复的频率有那么几分的若有所思。
向君华:你好了解啊,可你不才元婴期吗?
冯小心:呲牙]怎么?看不起元婴吗?哼哼,小爷我要告诉你,经过这次天启境之行,小爷我成功连跳数阶,现在和你一样是地境大能啦,哈哈哈
向君华:恭喜恭喜,正好我也有件喜事要和你说。
冯小心:还在狂笑]什么事呀?
向君华:不才在下于秘境之中亦是有所领悟,现下刚巧过了打地基的时期,开始琢磨怎么建屋子了。
冯小心:干!!!!
哈哈哈不再去看豹跳的冯晓,向君华眸子弯弯,宁沉的眸色漾起愉快的笑意,该怎么说呢?网络上的人就是比现实中的活跃,先前面基的时候,冯晓总是表现谄媚,多少对自己有着讨好的心思,但是在网上就不一样,看这小子多活泛儿呀?
逗弄起来都比平时有趣的多!
搓搓手指,向君华又低笑几声,悦耳的声线自由飞散到窗外,叫来人脚步一停,干脆在敞开的窗户那里朝屋内看去。
细长柔滑的黑发用墨绿两色的玉簪挽起,两缕飘落鬓角,露出饱满的额头和一双凌厉的凤眼,因为个人气质的缘故,不管从那种角度去看,这眸子都格外有神且动人。
轻飘飘的视线拂过,就能叫人打个激灵,不敢轻视,哪怕姿容之好,胜过女子,可却无人将他当做女子看待。
突然想到如今修真界的盛况,向君华在女子二字上打个问号,改为弱者。
温池舟的强是一种从气质神/韵上延伸出来的强,是一种能用视线观察出的渊渟岳峙,很沉,很稳,仿佛一座大山般高高的耸立在你的人生前头,也是无数人头顶上不容忽略的审判之剑。
向君华不咋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觉得城府深沉的温池舟一定是正面角色,明明这人经常给自己展露出来的,无不是心机筹谋无一不精的幕后角色,说他是黑手都是在赞美他的敬业可是内心就是有种直觉,这直觉直指温池舟身上的最大特色。
这特色是什么呢?
他仔细端详着窗外这道逆光的影子,缓缓思考中渐渐恍然。
原来是这样一回事啊。
132、晋江文学城
一百三十六
和全身骨头疼的懒癌同居人不同, 温池舟是个有良好作息,只偶尔风雅一把,出门赏花赏雪赏月的士族典范。
而这些活动也不是统统决定在大半夜的。
所以昨晚回去洗漱一番, 就姿势的端正的, 任由侍女放下层层床帐。
雕花大床上只能看见他隐约的身影, 一直不曾改变, 直到次日金乌东升,光明从窗户的缝隙间洒满窗沿。
再强调, 和向君华这个暂时充作鸽王的无业游民不同,温池舟是有正版上岗证的古代公务员,所以在向君华还受困被褥当中的时候, 人家已经就着大清早的清新空气,吃过一顿温补恰当的早饭, 之后收拾收拾,一拂衣摆上的褶皱起身前往大厅办正事。
这是一个还没有统一的时代,各国所占据的土地有限, 哪怕代国在这些国度中,国力屈居上流,也无法和向君华记忆中的那些万邦来朝, 威服四海的中央帝国相比。
故而
每一日产生的公务虽然繁忙,但实在没必要特意搞出上朝下朝的形式。
在代国, 基本每半月大朝一次,再有就是外邦使者前来觐见,代王会特意叫朝中重臣前往宫中商讨。
代国的王宫也不是后世当中集合城池, 朝廷,以及皇帝后宫于一体的小型都城,更类似一座造型华美的宅邸宫室, 大多数宫室的用处都是给那些后宫的女人居住,真正摆来处理朝政的只有一座大殿。
这座大殿是代国之中空间最大,摆设最华美,最容易在外人眼中挣来面子的宫室。
虽然在去过一次的向君华看来,比起这些外在的面子,代国更需要注重的还是规矩,也就是法律。
当然,这并不是他需要考虑的内容,话回前提,连代国的朝政大多都给人一种面子工程的敷衍感,可想而知,各位大臣回自己府邸处理政务也就特别常见了。
国家负担的多是一些重臣,类似企业高管,至于高管之下的那些人员,多数都由大臣们的门客充当,他们挂名在朝中重臣门下,顶替那些不起眼的官员小吏在民间行动,遇到什么事也多是报自家大人的名字,对国主没有敬畏感,只认一门一姓。
类似的情况在历史中也曾出现过,那个时代有个著名的成语一直流传后世,短短几字,道不尽的风流,说不尽的荣华。
所谓,魏晋高门,名士风流。
那同时也是一个受到士族统治的时代,象征着汉族百姓朝不保夕,国家动荡不安的年代。